2021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頻現“濟南關鍵詞”,其中,實施強省會戰略首次出現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緊接著,2月19日上午,濟南召開加快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動員大會,會議印發《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的實施意見》。

  “規劃建設濟南至鄭州貨運通道,打造黃河下游濟鄭‘雙子星’。”在深化黃河流域城市交流合作方面,濟南將推進與鄭州、西安、大原、蘭州等省會城市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協同發展。積極推進濟南、鄭州全面戰略合作。

  濟南與鄭州,分別是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山東,以及經濟第五大省、人口第三大省河南的省會,直線距離不過370多公里。隨著高鐵時代的全面來臨,快捷的客運和貨運通道,對于兩地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意義重大。

  濟南鄭州同為國家物流樞紐

  去年10月,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濟南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等22個物流樞紐成功入選,這也意味著當年濟南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任務的完成。這是繼獲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后,濟南獲得的又一項重量級“國字號”招牌。

  物流樞紐城市的種類有6種,分別是陸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陸上邊境口岸型。

  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的提法要追溯到2018年,第一批物流樞紐城市名單發布于2019年,當年有23個城市獲批建設物流樞紐,鄭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名列其中,成為唯一上榜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而去年10月發布的第二批名單中也僅有北京、深圳兩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共同形成北-中-南的空港物流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23個物流樞紐中山東省內的青島和臨沂便已入選。而去年10月發布的第二批名單中,青島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也在其中。

  我國進入到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后,通過供應鏈來延伸產業鏈,從而提升價值鏈的作用越來越受到地方的重視,“很多地方政府都希望通過建設國家物流樞紐來提高物流效率,這樣既發展了物流產業,同時為制造業和商貿業轉型升級創造條件,也為傳統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提升帶來機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汪鳴說,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就意味著這個樞紐進入到了國家骨干物流網絡體系中,自然可贏得更多產業布局的機會,可以說,誰先構建了樞紐,誰就贏得了產業布局和發展的先機。

  過去很多地方招商引資、發展產業,靠的都是政策洼地,“你優惠稅,我優惠土地,現在不許搞政策洼地,要公平競爭。所以,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起來了,對各地降本增效,布局有競爭力的產業都是非常有優勢的。”汪鳴補充道。

  濟鄭高鐵有望2023年開通

  說完貨運通道,再來聊聊和老百姓出行密切相關的客運線路。

  去年12月12日,鄭太高鐵正式開跑,河南“米”字形鐵路網僅剩最后“一撇”。作為收官之筆,濟鄭高鐵一直備受關注。

  起于山東濟南,止于河南鄭州,濟鄭高鐵開通后不僅可以打通魯西、豫東北通道,為沿途旅客節省不少時間和金錢,還可以“以點帶網”,激活一大片城市。

  走向示意圖,不代表最終方案。僅供參考

  濟鄭高鐵又名濟鄭客運專線,線路全長380公里,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版)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區域連接線,是河南省“米”字形高鐵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山東省“三橫三縱”綜合運輸通道的組成部分,設計行車速度350公里/小時,北連京九高鐵,西接鄭西高鐵,南接鄭萬、京廣、鄭合高鐵等。

  濟鄭高鐵沿途共設置13座車站,在山東沿線則設莘縣、聊城西、茌平南、長清、濟南西5個站點。

  據山東衛視此前報道,濟鄭高鐵山東段于2020年6月18日正式開建,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全線開通后,可將鄭州到濟南的距離縮短到1.5小時,鄭州到青島的距離縮短到3小時以內。

  今年2月19日,河南省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2021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的通知》。鐵路項目中顯示,鄭濟高鐵鄭州至濮陽段竣功,濮陽至省界段續建。

  作為河南唯一一個至今未通高鐵的地級市,濮陽出行主要以高速公路為主。濮陽人要想乘坐高鐵,需先繞到鶴壁去,就算開車也要一個小時的時間。而從濟南到鄭州,但是目前通行的高鐵卻要繞行到江蘇徐州,最快也要3個多小時。

  濟鄭高鐵開通之后,鄭州將會成為全國最早完成米字形高鐵建設的城市。全國構建米字形高鐵的城市很多,但是從目前的進度來看,鄭州無疑是最快的。

  濟南《強省會實施意見》中就提到,加快推動濟南經鄭州至西安、蘭州、西寧的“一字型”東西向大通道建設,完善“米”字型高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