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濟南市公安局召開“打造更高水平‘安全泉城’系列新聞通報會”第三場通報會,圍繞“集聚服務發展勢能”主題進行集中通報。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全市公安車管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承“靠前一步、主動作為”的警務理念,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主線,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窗口革命”,集中開展“八大行動”,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實施“鈴聽心聲”業務回訪,主動承擔“惠民利企”改革試點,切實將每一項改革都“改”到百姓“心坎上”,真正把每一次服務都“服”出群眾“滿意度”。

  以“放管服”改革驅動發展,營造高效便捷的服務環境。一是持續推進警企合作“社會辦”。全方位開展“警+企”跨界服務,充分對社會網點賦能放權,先后開辦132家社會化登記服務站,實現48.1%的新車注冊業務社會代辦。二是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就近辦”。逐步把服務重心向下轉移分流,將除重點監管外96 項車駕管業務,全部下放至12個區(縣)分所,方便群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三是持續推進流動服務“主動辦”。組建12支流動服務小分隊,開通5輛“流動車管所”服務車,定期走街串巷、登門入戶辦理車駕管業務,全年流動上門902次,辦理業務44175筆。 二、以“車駕管”創新助推發展,營造舒心便利的辦事環境。一是創新推行線上服務“網上辦”。推廣“交管12123APP”客戶端,擴展互聯網“綜合應用平臺”服務功能,實現26項車駕業務“全天候、不打烊”,全年網辦業務314.7萬筆。二是創新推行實體業務“預約辦”。積極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改進升級“預約辦2.0版”,方便群眾自由選擇工作時段,自主掌控辦事時間,全年“預約辦”業務139.9萬筆。三是創新推行駕考服務“限時辦”。推行科目二、三考試“聯約聯考”,開展考試積壓百日會戰,完成考試21萬人次,期間共有49443人考取駕駛證,同比增長17%,暑期高峰“預約難”的堵點得到徹底解決。

  今年,濟南公安車管部門將緊緊圍繞“強省會”戰略部署,積極踐行“經濟發展到哪里,公安機關就服務保障到哪里”服務理念,以建黨100周年交通安保為主線,以推進車駕管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支撐,持續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持續完善駕駛員和車輛“兩個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以更高質量管理、更高水平服務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全方位開展“警+企”(1+N)合作共建、輻射城鎮。推動高頻業務進駐派出所,積極推行多渠道、多部門合作共建,加強警郵、警銀、警保、警醫、警企合作,織密服務網絡,拓展業務范圍,方便群眾就近辦理業務,其中代辦小型客車注冊登記業務達60%以上。二是,全覆蓋推進“警醫農郵”服務共享、遍及鄉村。探索農村車駕管服務管理新途徑,依托全市警郵合作網點,引入醫院資源參與,著力打造“警醫農郵”新型代辦網點。積極推行“流動車管所”下鄉服務。三是,全力探索與機動車安檢機構合作協作互聯、一站受理。鼓勵引導機動車安全技術檢測機構設立“登記服務站”,為群眾提供車輛查驗、注冊登記、年度檢驗、審驗換證“一體化、一站式”車駕管服務。四是,全面推行與金融機構、保險公司信息聯通、業務聯辦。創新探索多種模式、多種形式的“職能疊加、服務組合”,充分發揮郵政紐帶聯通作用,創新探索“警郵家”、“警郵保”、“警郵銀”等跨界合作新模式,不斷提高代辦效率和便利程度。五是,持續深化“互聯網+公安車管”服務,拓寬“網上辦”服務功能。加強政務平臺互聯互通,推進系統互聯和數據共享,持續加大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和“交管12123APP”推廣應用力度,積極引導群眾網上辦理業務,加速推進由“最多跑一次”向“不見面服務”轉型。六是,持續深化“鈴聽心聲”業務全回訪,扎實開展“溫情服務創滿意”活動。積極推進與“12345”市民熱線互通互聯,切實將66712345打造成“車管業務總客服、服務群眾連心線”,主動把“群眾第一呼聲”轉變為“第一選擇”,切實把“民生第一信號”轉化為“第一動作”,真正做到“群眾訴求百分之百回應,自身問題百分之百整改”,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全市公安車管服務窗口,既是服務人民群眾、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平臺,也是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的前沿陣地。濟南公安車管部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主動向前一米,做精最后一米,全面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社會代辦網格組合、城鄉服務交錯搭配”,全力構建新型車駕管業務便民服務圈,在推進濟南公安高質量發展、打造更高水平“安全泉城”中展現新作為、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