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即將來臨,在10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今年全市義務植樹活動形式較往年有了新變化。

  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綠化監督處處長王秀珍介紹,今年是全民義務植樹開展40周年,為進一步開展好義務植樹活動,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讓植綠、愛綠、護綠成為全城人民新時尚,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在全市選取了23處義務植樹點,活動形式較往年有新變化。

  一是結合疫情防控保障活動安全。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全民義務植樹工作,下發了《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關于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通知》,要求各舉辦單位制定疫情防控預案,嚴格落實測溫、驗碼、消毒、個人防護、防扎堆等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確保活動安全有序。

  二是活動地點進一步增多。為方便廣大市民就近參加植樹活動,今年在動物園、中山公園等5個市屬公園景區也設立了植樹點,打破往年僅在區縣設點的情形,進一步滿足廣大市民參與需求。

  三是活動形式進一步拓展。按照全國綠化委員會關于印發《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市實際,今年將盡責形式拓展為栽植苗木、撫育管護、認種認養三種形式。

  植物園等15處采取栽植苗木形式。市林場等6處采取撫育管護形式,引導市民直接參加對現有喬、灌、草植被除草除雜、澆水、松土施肥、整枝修剪等撫育管護活動全部或者部分過程。

  森林公園采取認種認養形式,市民可通過捐資代勞,對園區喬木、大型灌木等進行冠名或者非冠名養護,在不影響景觀的前提下,可在認養的樹木上懸掛統一制作的認養標牌,并授予認養人“樹木認養榮譽證書”。

  萊蕪區國有華山林場則采取撫育管護和栽植苗木相結合的方式方便市民盡責。

  濟南市義務植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