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濰坊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寶通街快速路工程規劃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寶通街快速路工程有關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寶通街快速路沿線科學合理布設出入口匝道,滿足高架道路集散交通需求,設置了青年路東、濰州路西、濰州路東、公鐵立交橋西上匝道、公鐵立交橋東下匝道、北海路西、北海路東等7對上下匝道和渤海中路互通立交,方便沿線居民出行,改善出行環境。

高架自和平路東起橋,跨越11條主要道路
隨著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加快,濰坊城區平面路網體系交通流量已趨飽和,主城區與周邊縣市區的連接,主城區內幾個行政區的連接均是依托幾條平面主干道通行,交通瓶頸效應已經日益凸顯。2021年1月9日,市政府第68次常務會決定,將寶通街快速路列為重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快速路系統。
本次寶通街快速路建設規劃范圍為和平路—志遠路,全長10km。道路采用全線高架形式,高架道路為雙向6車道,地面道路為雙向8車道。高架自和平路東起橋,跨越青年路、機場路、四平路、濰州路、鳶飛路、文化路、新華路、北海路、東方路、金馬路、渤海路等11條主要道路,在志遠路西接地。在青年路東、濰州路西、濰州路東、公鐵立交橋、北海路西、北海路東、渤海路西設置5組7對出入口。渤海路節點采用“跨線+下穿”立交形式,寶通街主線高架跨越渤海路,并在路口西側設上下匝道;渤海路主線通過地道下穿寶通街;轉向交通通過地面層實現。
高架主橋標準段寬26m,雙向6車道,設計速度80km/h;匝道橋寬9m,單向雙車道,設計速度40km/h;高架主橋共計77聯241跨橋。地面道路總寬76m,雙向8車道,設計速度50km/h。道路沿線配套建設新建雨污水管道、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照明等配套設施。

公交車全部輔路行駛,將設置公交港灣
寶通街快速路將優化地面交通組織。根據周邊交通需求,對地面層道路斷面進行優化,通過增加車道數等措施擴大交通容量;在交叉口通過路口展寬,車道重新布置和左轉右置等優化設計,最大限度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公交車全部輔路行駛,并通過設置公交港灣,非機動車繞后行駛等措施,減少了乘客橫跨輔路乘車和上下公交車時與非機動車沖突等安全隱患,保障了乘客安全。
快速路設計中按照“方便群眾出行,符合濰坊實際,便于施工,投資節省”原則,結合省內外相關工程的先進設計思想、設計方法,更新觀念,優化方案,對重要節點專題研究,確保項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
高架橋主路段采用預制箱梁,道路交叉口處采用大跨徑預制鋼梁。施工方便、造價低、工期短且受季節影響小,景觀效果好,施工期間對南北向交通及周圍群眾出行影響較小。橋墩采用弧線型花瓶墩,通過柔順、流暢的曲面展現理智、渾圓統一的美感。將常規蓋梁的外輪廓進行曲面優化,展現出柔順、平滑、優美的幾何形態。伸縮縫采用梳齒型,降低噪聲。
道路照明采用路燈加吸頂燈相結合來實現橋體亮化,打造城市夜景效果,美化城市環境,提高城市的整體形象;景觀綠化設計中盡量保留現狀苗木,減少苗木移植,并點綴景觀小品,給橋下灰色空間增添清新亮麗的色彩。

施工期間南北向道路均能正常通行
渤海路交叉口作為寶通街快速路設計的重要節點,在前期大量研究及論證工作的基礎上,結合交通量調查及預測,最終采用渤海路南北向下穿通道,寶通街高架跨越渤海路,并在渤海路西側設置一對上下匝道的設計方案。該方案解決了路口處全部直行交通,轉向交通可通過增大轉彎半徑、增加車道數和配時優化來順暢通行,周邊地塊可通過上下匝道進出高架。下穿通道與渤海路整體協調,且對周邊環境影響小。
現狀寶通街道路路況較好,為節省投資、縮短工期,本次寶通街快速路工程地面主路保留利用現狀道路路面結構,對其進行面層加鋪改造;白浪河橋兩側橋梁保留利用;植物園南門人行天橋保留利用。本著經濟美觀,節省投資的原則,對現狀公交站亭、路燈及路牙石等進行翻新利用。
據悉,本次設計在相交路口處均采用大跨徑預制鋼梁進行跨越,保證施工期間南北向道路均能正常通行。渤海路路口因設置下穿通道,通過在兩側新設保通道路方式,確保渤海中路通行不中斷。對于東西向交通,利用現狀7米輔路作為保通道路,根據施工進度需要,僅在局部路段和部分時段進行封閉,方便沿線居民出行。現狀白浪河橋、虞河橋、白沙河橋通過合理的施工工序調整保證橋梁在施工期間能半幅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