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梁雯 袁濤 孫源澤

  3月22日,山東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加快山東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結合山東醫學教育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意見》有針對性地提出了15條落實舉措。

  醫療衛生事業事關人民健康,事關社會穩定,事關經濟發展,事關國家安全。醫學教育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石。《意見》提出,要加強高水平醫學學科建設,重點支持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醫學等學科爭創國內一流。在醫學學科設置上,優先設置中醫學、臨床藥學、全科醫學(含中醫全科醫學)和康復醫學、醫養結合、健康管理等學科專業(方向)。鼓勵高校新增設置一批具有山東特色的新醫科專業。加強醫學類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促進醫工、醫理、醫文交叉融合,將中醫藥課程列入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

  《意見》要求,嚴格控制高職(專科)臨床醫學類專業招生規模,重點培養面向基層、防治結合的全科醫學人才。提升醫學類專業學歷層次,擴大醫學類研究生培養規模,全省新增研究生招生計劃優先向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老年醫學、公共衛生、護理、助產、康復、疾病控制、中醫藥等緊缺專業傾斜。積極發展公共衛生博士專業學位教育。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實施“醫學+X”多學科背景的復合型創新拔尖人才培養。

  針對全科人才培養,《意見》單設一條,提出要完善公費醫學生教育培養制度,積極推進落實“縣管鄉用”制度。到2022年,醫學院校全部設置全科醫學教學組織機構,面向全體醫學生開展全科醫學教育。3年內,建設20個左右山東省全科醫學實踐教學基地,爭創一批國家級基地。

  在中醫藥人才培養方面,《意見》要求,支持中醫藥院校集中優勢資源做大做強中醫藥主干專業,構建符合中醫藥教育規律的課程體系,提高經典課程比重并融入中醫基礎與臨床課程。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設置中醫藥傳承創新班。支持中醫藥院校積極爭取開展九年制中醫學、中西醫結合教育試點。推動名老專家“上講臺”、中青年教師“做臨床”、臨床醫師“授經典”,將師承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支持中醫藥院校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縣級中醫院,推動縣級中醫院設置全覆蓋。

  在醫學教育考核上,《意見》要求將教學工作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納入醫院考核評價指標。對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3年低于50%的本科專業和高職(專科)專業,減少招生計劃。

  在醫藥創新方面,《意見》提出,要發揮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科優勢,圍繞生命健康、臨床診療、藥物創新等領域,整合資源建設1-2個醫藥基礎研究創新平臺。圍繞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發展精準醫學。著眼未來醫學,開展新藥研發、醫學技術和公共安全防控與應急技術攻關。加強轉化醫學研究,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梁雯 袁濤 孫源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