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發布會。商河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縣扶貧辦主任李士新介紹商河縣脫貧攻堅情況。脫貧攻堅以來,商河縣將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著重發展扶貧主導產業、落實扶貧政策、提升脫貧質量。

  到2020年底,商河全縣190個貧困村全部摘帽、3.61萬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群眾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211.7元,較2014年的2781.1元增加了267.18%,商河縣扶貧辦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商河縣把產業扶貧作為引領農村經濟繁榮發展、保障穩定脫貧的有力抓手,重點打造了設施農業大(拱)棚種植、中藥材林果套種、規?;竽琉B殖、大蒜產品儲存加工、鄉村旅游、光伏發電、勞動密集型加工業“七大扶貧產業板塊”,實施產業扶貧項目399個。截止2020年底,累計產生直接經濟效益8509萬元,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達到5萬元以上,其中10萬元以上的村169個。

  商河縣搭建了“1+N”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健全行業扶貧聯席會議制度,全面推動各項行業扶貧政策落實,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2016年以來,累計投資4.78億元,完成農村公路建設870余公里,街巷硬化村莊483個;投資5977萬元,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1975戶;累計投資2168.7萬元,資助貧困學生1.22萬人次,實現學前到高等教育資助全覆蓋;建立醫療精準扶貧“一站式”結算體系,推行慢病幫扶、醫療“七重保障”、門診費用“三免六減半”等健康扶貧政策,有效減輕貧困群眾就醫負擔;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所有貧困村全部通上黃河自來水,并全部實現了智能化管理;新建提升190個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貧困戶免費提供有線電視數字信號服務,戲曲進鄉村工作和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

  商河縣搭建縣級領導+牽頭單位+企業+貧困村+貧困戶的“11512”扶貧幫掛體系,140余家本地企業積極參與全縣扶貧開發事業。開展縣、鎮、村三級領導干部遍訪貧困對象和走訪慰問送溫暖行動。建立產業扶貧項目審批、運維、監管工作機制,確保扶貧項目規范運營、扶貧產業良性發展、扶貧資金安全高效。

  完善駐村長效幫扶機制,商河全縣2200余名黨員干部結對聯系貧困戶,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累計爭取各類資金1.79億元,參與建設產業項目300余個,基礎設施類項700余個,為民辦實事解難題2000余件。建立分類動態監測和即時幫扶機制,對有返貧和新致貧風險的群眾即時發現、即時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