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一女子花2萬多元整容:眼睛“倒三角” 下巴歪斜,禾歆醫療美容機構稱審美有差別
近日,濟南市民張女士反映,2020年9月份,她在市中區的“禾歆醫療美容機構”進行眼部和下巴部位的整形手術。術后經過半年的恢復,張女士對兩項手術的效果均不滿意。
3月22日下午,聯系到禾歆醫療美容機構的負責人,負責人稱,目前雙方正處在協商過程中,整形機構向張女士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幫其修復,另外一種則是退還手術費用。
花費兩萬多做手術
效果“不盡人意”
2020年9月份,張女士在熟人的介紹下來到市中區禾歆醫療美容機構,想要進行眼睛和下巴部位的整形。此前張女士曾在其他整形機構做過下巴假體填充,但假體已經產生傾斜,想趁此機會也將下巴修復手術一起完成。
“手術前,我和醫生溝通好了,希望眼睛做得自然一些。”張女士表示,術后自己經歷了約半年的恢復期,但恢復時間越長,自己越感到“奇怪”。“現在眼睛是一個倒三角狀,看起來又兇又老。而且雙眼皮沒做出來我已經無所謂了,現在是眼睛的整個形狀做壞了,并且修復不回去了。”張女士說,眼綜合手術和自己預想的樣子差別較大。事后她找了多家整形機構,咨詢能否再次修復改善,得到的答案都是“很難”。

另外,張女士說,原本想要修正的下巴,在這家整形機構做完后比術前更加傾斜。“原本只歪了一點,動完刀以后歪的更厲害了”。
整形機構:審美有差別
向消費者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
3月22日下午,聯系到濟南禾歆醫療美容機構的工作人員。她表示,21日下午雙方就此事進行了協商。“下巴修復手術我們肯定是往正的方向調整,眼睛也是,每個人的審美不同,美的標準判斷也不同。”工作人員解釋稱,美丑取決于個人審美,但手術不構成醫療事故。
“一開始我們提過幫張女士再次修復,她拒絕了。后來我們就說把手術金額全部退還,但張女士對金額不滿意,所以還在協商當中。”工作人員說。
對此,北京市煒衡(濟南)律師事務所許志超律師表示,這種情況下兩者可以先進行協商,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協商不成,患者可以要求做醫療事故鑒定,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并進行司法鑒定。
此后,致電市中區衛生局醫政科辦公室,工作人員建議消費者在選擇整形機構時,可以先在有關網站上查詢機構資質,從而避免“踩雷”。
“登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醫院執業登記中可以查詢到整容機構的資質。”工作人員稱,整容機構對應的等級可以顯示其專業程度,其中三級是整容專科醫院的最高級別。他建議,為了達到滿意的效果,消費者應盡量選擇正規大醫院進行就診。
(來源:船頭小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