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乃彰

暑假來臨,不少家長又開始計劃為孩子挑選各式各樣的校外培訓機構。為有效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維護良好教育生態,日前,威海市教育局向全市家長發出溫馨提示,并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建議家長要從孩子的興趣和需求出發,有的放矢,不盲目跟風培訓。確有需求的,可登錄“威海市教育局”官方網站,在校外培訓機構信息公示欄中選擇有資質的“白名單”機構。
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時
一、選擇證照齊全機構
為了避免消費權益受損,家長一定要查看培訓機構的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和法人登記證件(企業營業執照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正規機構證照齊全,并在顯著位置公示,此外含有教師資格證信息的教師信息、收費項目及標準、退費制度等也在顯著位置公示,選擇正規機構有利于消費者維權。
二、抵制虛假宣傳
部分培訓機構為招攬生源,虛構從未成交的課程原價,然后以折扣價進行虛假宣傳,甚至假借命題中心或命題人名義,宣傳所謂“內部培訓”誤導消費者,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查驗任課教師資質證書,外籍教師要查看外國人工作許可證和工作類居留證件。歡迎廣大家長對虛假宣傳行為監督舉報。
三、理性合理消費
政策規定:培訓機構收費時段應與教學安排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家長在繳納培訓費用時,要避免沖動消費,務必與培訓機構簽訂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并保存好繳費憑證。
四、警惕人身安全
查看辦學場所消防逃生通道是否暢通,消防滅火器材、應急照明等消防安全器材是否齊備。提供餐飲服務的機構還應查看有效期內的餐飲衛生許可證件。同時,還應配合培訓機構采取疫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確保孩子安全。
五、消費爭議處理
如果與培訓機構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可以通過與培訓機構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途徑解決。
[市、區市監督舉報電話]
威海市教育局 5232129
環翠區教體局 5189625
文登區教體局 8477115
榮成市教體局 7564035
乳山市教體局 6678921
高區分局 3919392
經區分局5916259
臨港區分局 5581987
南海新區公共服務局 896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