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付玉婷

  ■已落實省級救援隊伍34支5086人、各市隊伍515支90000余人

  ■采取“一市一單”,對重點領域重點部位薄弱環節督導檢查

  7月28日傍晚,日照市嵐山區轄區部分路面積水,當地交警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記者栗晟皓報道)

  進入主汛期以來,受副熱帶高壓邊緣影響,我省連續發生區域性強降雨,平均降水量152.1毫米,但7月17日以來,我省無大范圍降雨過程。7月28日,記者從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今年第6號臺風“煙花”是我省入汛以來要打的第一場硬仗。

  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預計臺風“煙花”中心于29日早晨前后從菏澤到棗莊之間進入我省,30日凌晨到上午從濱州到東營之間進入渤海。

  為全力防范應對臺風“煙花”,目前我省已落實省級防汛專業隊伍和安全生產救援隊伍34支5086人,11架直升機備勤到位;各市落實應急救援隊伍515支90000余人;落實各級防汛物資裝備總價值17.76億元。各類搶險救援力量集結待命,隨時準備投入搶險救援。

  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臺風“煙花”防御工作,省領導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召開全省防臺風視頻調度會議,對臺風防御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臺風“煙花”生成后,省防指持續關注臺風動向和路徑變化,每日會商研判,兩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工作,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提前謀劃部署,做好應對防范準備。全省防臺風視頻調度會議召開后,省防指下發《關于全力做好第6號臺風“煙花”防御工作的通知》,對臺風防御工作進行了進一步安排部署。當前,各級黨委、政府負責同志靠前指揮,各級各類防汛責任人已全部到崗到位,全力防范應對臺風“煙花”。

  防范臺風“煙花”,山東采取了“一市一單”方式,組織對重點領域、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開展督導檢查。根據臺風發展趨勢,氣象、水利、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和防汛專家開展不間斷滾動會商研判,研究提出防范意見和應對措施。27日20時,省防指啟動防汛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28日20時,省水利廳和省氣象局再次聯合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省政府安委辦下發《關于加強重點領域汛期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對高溫熔融金屬企業、礦山和尾礦庫、危化品企業、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市安全防范等作出安排部署。制定下發《關于全面壓實責任落實措施確保安全度汛的緊急通知》,對風險監測預警、水利工程、城市安全、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和群眾轉移、搶險救援、宣傳輿論等應對工作逐一作出安排部署。

  對水庫、河道、城市內澇等重點部位、重點領域,山東持續細化防御措施。水庫方面,山東對全省大中型水庫進行納雨能力測算,臺風和強降雨區的大中型水庫根據測算情況提前預泄騰庫,留足防洪庫容,嚴禁違規超汛限水位運行;病險水庫及時降低水位甚至空庫運行。河道方面,密切關注漳衛河大流量行洪過程,做好東平湖、恩縣洼等重要蓄滯洪區啟用和人員轉移準備,一旦預判可能發生險情災情時,迅速果斷組織人員轉移。據了解,目前漳衛河31段薄弱堤防、73處險工均有隊伍把守,全線均24小時巡查值守。同時,我省在密切關注沂沭泗水系、魯北三河(徒駭河、馬頰河、德惠新河)洪水情況。城市內澇方面,加快城市雨水管網建設和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建設改造雨水管網569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網301公里。山洪方面,重點關注臨沂、日照、淄博、濟南、泰安等山區,及早發布預警并做好轉移避險準備。船舶方面,截至27日下午5時,船舶全部停航避風、相關人員全部上岸避險。

  我省還建立了黃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魯中地區)、膠東地區區域防汛抗旱協調聯動機制。區域內各市共享雨水工情等信息,及時通報工作情況,強化應急聯動,形成工作合力。

  (大眾日報記者 付玉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