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經落幕,新一輪升學宴即將到來,吧友們準備好份子錢了嗎?連日來,各大論壇又在熱議高考畢業季的“升學宴”。孩子“金榜題名”不僅是家長們最美好的期望,同時也是親朋好友關注的焦點。考生一旦考上理想大學,舉家歡慶,感謝恩師,“謝師宴”等各類“升學宴”便應運而生。
辛苦了大半輩子,孩子如愿考上了大學,終于見到了成效,請親戚朋友和老師團聚慶賀以表謝意本是人之常情,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近年來,一些國家公職人員借著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學,辦起了“升學宴”,盡管上級部門嚴令禁止黨員干部不許借孩子考學之時辦酒宴斂財,可是年年倡導的節儉升學宴卻仍然是越辦越奢侈。
殊不知,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少數領導干部,把子女升學、就業、結婚等時機作為斂財機會,大肆收受“紅包”,而近年來“落馬”的不少問題官員就是生動的例證。無論是“升學宴”,還是“謝師宴”,本身的意義都是善意的,問題的關鍵是切不可在不良心態的驅使之下,“升學宴”和“謝師宴”帶著濃厚的“斂財味”和“腐敗味”。筆者認為,趁著剛出高考成績,社會上加以倡導,剎住這股歪風。
不可否認,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多年來政府對“升學宴”的引導也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廣大黨員干部家長能夠自覺地約束自己,自潔自律,主導了發展的方向。各地出臺了相應的措施,要求共產黨員、國家公職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帶頭嚴格遵守《廉政準則》,嚴禁講排場、比闊氣、趁子女升學之機大宴賓客、借機斂財,倡導勤儉節約、不辦升學宴、不赴升學宴的良好風氣。但是仍然有部分黨員干部頂風作案,完全忽視了黨紀政紀。這說明了當前部分黨員干部的意識不強。
實際上,對于莘莘學子來說,“金榜題名”只是人生一個新的起點,只是人生的一個小小的轉折,以后的人生道路還很漫長,要學的東西還很多。黨員干部頂風作案操辦起了變味的“升學宴”或許也會無意識助長孩子的攀比心理,這跟建設節約型社會相悖,不但浪費了大量的資金,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還使社會不良風氣愈演愈烈,特別是黨員干部再清楚不過了。
籠罩上物質化和庸俗化的陰影后,“升學宴”便失去了它本來的初衷,變了味,令人難以下咽。特別是當升學宴的主人是國家公職人員時,其動機就很難擺脫以權謀財的嫌疑了。因此,我們不能讓“升學宴”演變成斂財的社會陋習,更不能讓它來敗壞黨風黨紀。
稿源:荊楚網
作者:梁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