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8日電8日上午10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霧和霾橙色雙預警,其中江蘇西部、浙江北部、安徽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重度霾。這已是中央氣象臺連續3天發布霾橙色預警。
最近一周以來,一場罕見的大范圍霧霾籠罩著我國,從華北到東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區,已陸續有25個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覆蓋了我國將近一半的國土。
霧霾來勢洶洶,104座城市重度“淪陷”
與以往北方持續霧霾有所不同,南方地區在這場霧霾中首當其沖。氣象部門稱,本輪霧霾天氣基本在華北至江南一帶活動,蘇皖等地的霾最嚴重,大霧的重災區位于西南及江淮地區。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表示,從地域分布來看,此次除了華北地區以外,還影響了整個華東地區,可以說是今年入冬以來中國范圍最大的中度到重度霾天氣過程。
而進入周末,霧霾的影響范圍在不斷擴大,正以燎原之勢,“吞噬”大片的城市。據此前環保部的數據顯示,全國20個省份10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污染的狀況。
8日14時,據湖南省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顯示,23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全軍覆沒”,空氣質量等級均為“重度污染”。這一天的早晨,湖南省氣象臺拉響了霾黃色預警,提醒公眾人口稠密的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出現霾,易形成重度空氣污染,需注意防護。
截至8日12時,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監測平臺62個監測點(3個站點無數據)中,除一處空氣質量接近限值,全部測得空氣污染,其中6處空氣重度污染;所有監測點實時PM2.5濃度均超標。廣州、佛山均已發布灰霾黃色預警。
7日,連一向被譽為“好山好水好空氣”的福州也“淪陷”了,當日下午5點,福州多個監測點的污染指數都超過了200,達到了重度污染。
在更早些的時候,南京、上海就先后發布了空氣質量重度污染的紅色預警;6日上海部分監測點AQI指數首超500大關,PM2.5平均濃度為602.5微克/立方米。“綠城”南寧6日也發布了入秋以來首個霾橙色預警信號。7日晚,武漢市環保局發布數據顯示,武漢城區嚴重污染。
而經歷了幾日晴好天氣的北京,周末也難逃“霾伏”。8日晨,PM2.5的小時濃度達到嚴重污染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