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27日在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透露,2013年全國共審計黨政官員和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2.6萬多名,查出官員負有直接責任的問題金額230多億元人民幣。
月均審計1萬個單位
據通報,今年1至11月,全國共審計11萬個單位,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2600多億元,移送違法違紀案件線索1400多件,發布審計結果公告5700多篇,推動建立健全制度2600多項。
劉家義介紹,2013年,審計署加大了官員經濟責任審計力度。62名官員和135名其他人員的問題被移送司法、紀檢監察機關;并協助紀檢監察及司法機關查處了一批重特大腐敗案件。
此外,2013年,審計署在扶貧資金、保障性安居工程及“三農”、教育、醫療等相關惠民政策方面,促進糾正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金額80多億元 ;對西電東送工程、支持新疆發展等4.2萬個重大投資項目進行審計或跟蹤審計,核減投資額720多億元。
劉家義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重疊加階段,審計署將充分發揮公共資金守護者、權力運行“緊箍咒”作用,“使所有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都在審計監督之下,不留盲區和死角”。
據透露,審計署將重點加強對“三公”經費、會議費和樓堂館所清理情況的專項審計,對重點地區、關鍵崗位官員,任期內至少審計一次。同時,債務管理、民生改善、環境治理、生態效益、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等指標和實績還將納入審計重要評價內容。
重點對象逐年審計
劉家義表示,審計機關將進一步加大經濟責任審計力度,統籌安排好審計計劃,堅持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對重點地區、部門 、單位及關鍵崗位的領導干部,任期內至少審計一次。
劉家義指出,必須努力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全覆蓋”,一要有深度,不能走馬觀花,一味追求數量;二要有重點,不是所有領域、所有項目平均用力,要緊緊圍繞黨和政府工作中心,確定審計的重點領域、關注的重點問題;三要有步驟,要統籌部署,有計劃推進,確保實現對重點對象每年審計一次、其他對象五年至少審計一次;四要有成效,要在做到審計覆蓋面“廣”的同時,力爭反映情況“準”、查處問題“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議“實”。據新華社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被查
楊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曾任質檢總局副局長
27日上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是全國政協設置的九個專門委員會之一,是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和主席會議領導下的工作機構,根據政協全體會議和常務會議提出的各項任務,就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重要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通過調研報告、政協信息 、大會發言等形式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意見建議。根據全國政協官方網站公布的資料顯示,經濟委員會現有主任1名,副主任21名,楊剛是21名副主任之一。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楊剛1953年1月生,河北藁城人,197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2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高級政工師。
簡歷顯示,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楊剛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2010年12月至2013年7月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2013年3月起任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據《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