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幫助社會、企業與高校更深入地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求職意愿與求職行為,近日,智聯招聘對全國5萬余名大專、本科、碩士、博士應屆畢業生進行調查。畢業后去哪兒?調研發現,與去年相比,今年更多的大學生對待高學歷的態度漸趨理性,進八成畢業生選擇就業而非繼續深造。
八成畢業生選擇直接就業
在參與調查的2014屆應屆畢業生中,畢業后選擇就業的比例為76.3%,其中14.5%的人選擇在國內繼續學習,5.4%的人選擇出國繼續學習,選擇創業的比例為3.2%。選擇繼續深造和創業的學生比例均呈下降趨勢,意味著進入就業市場的應屆大學生比例上升,就業競爭形勢較往年更加激烈。
與2012年、2013年相比,今年更多的學生選擇就業,比例由2012年的68.5%上升至2014年的76.3%,而選擇繼續學習深造的學生比例則有所下降,尤其是選擇國內繼續學習的比例由17.5%下降至14.5%。智聯招聘專家認為,這說明當前大學生對待高學歷的態度漸趨理性,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再盲目地尋求高學歷,而選擇步入職場積累工作經驗。此外,選擇創業的學生比例也有所下降,比例由2012年的5.8%下降為2014年的3.2%。
“現在研究生找工作一樣難,不如趁現在就業,還能有多一點的時間積累經驗。”濟南大學文學院廣告學專業的大四學生趙梅梅說,高學歷不等于高能力,這幾個月找工作的經歷讓她體會到,用人單位最終看的是她能拿出什么樣的作品。“我求職的單位大部分是傳媒公司,用3年的時間讀研,不如用來了解市場,積攢客戶資源。”在參與調查的2014屆華東地區應屆畢業生中,畢業后選擇就業的比例為81.8%,11.5%的人選擇在國內繼續學習,4.7%的人選擇出國繼續學習,選擇創業的比例為1.5%。
自我發展選擇趨于理性
今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為727萬人,大學生人才市場供給不斷增長的勢頭給大學生就業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壓力。而面對壓力,90后畢業生以更加理性的態度面對繼續深造和創業。
“選擇深造主要為更好的就業和發展機會,但這一傾向近年來持續下降,高學歷的‘敲門磚’效應在減弱。”智聯招聘專家認為,畢業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較之前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不再因為逃避就業壓力而盲目選擇繼續深造。
在參與調查的華東地區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中,29.6%的人期望借深造以使自己將來有更好的就業和發展機會,相比往年有所下降。專家表示,對于大學生來說,高學歷仍然能夠幫助大學生在未來獲得更好的就業和發展機會,但在大學生畢業人數連年增加、大學生就業難這一社會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再將高學歷作為未來更好發展的敲門磚,他們更多地因為專業深度要求、個人興趣而選擇繼續深造。大學生對待高學歷的態度漸趨理性,這一變化對于大學生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深造、獲得更高的學術成更加有利。
此外,在選擇創業的畢業生中,46.2%的人表示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30.8%的人表示創業是自己的興趣所在,15.4%的畢業生選擇創業是為了自由。理想、興趣、自由這些價值觀的彰顯,都表現出新一代大學畢業生強烈的自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