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如何堵住公車運行漏洞
公務用車運行公開
2013年,湖南省岳陽市給全市4200多輛公車裝上了GPS,對公務用車實施全程監控。而此前,廣東、云南等省份也出臺了類似的管理措施。然而從實際效果看,百姓認為他們依然無法看到安裝GPS公車的運行軌跡數據。
全國人大代表張育彪說,解決公車私用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讓公車運行公開透明,讓公車接受最廣泛的社會監督。
此外,《指導意見》明確公開規范處置公務用車。對取消的一般公務用車要制定處置辦法,公開招標評估、拍賣機構,通過公開拍賣等方式公開處置。黨政機關公務用車處置收入,扣除有關稅費后全部上繳國庫。
對此,牽頭此次改革的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承諾,為保證公開公平公正,加強對車輛處置工作的審計監督,歡迎社會各界參與監督;加大公車處置中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6
對保留公車如何監管
執法執勤用車噴涂標識
《指導意見》明確,各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嚴格核定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的編制和標準,車輛配備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執法執勤用車配備應當嚴格限制在一線執法執勤崗位,機關內部管理和后勤崗位以及機
關所屬事業單位一律不得配備。除涉及國家安全、偵查辦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車外,執法執勤用車應當噴涂明顯的統一標識。機要通信、應急等車輛要充分考慮不同部門的工作差異,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配備,保障到位。
7
如何避免一邊坐車一邊拿錢
加強審計避免報銷移花接木
此前審計部門曾查出機關單位將無關費用移花接木到其他項目支出中進行報銷,葉青認為,這確實是應該加以警惕和預防的事。雖然直接在預算中增加項目報銷個人汽油票、的票很難做到,但要預防有些領導將汽油票、的票當做會議費或差旅費中的交通費,并借機報銷這些費用。
另外還要預防的一個問題,就是有些領導可能會“堤內損失堤外補”,自己交通出行多花了錢,不排除有人會用其他名目的假發票,通過其他不相干的項目進行報銷。審計部門對于公車費用的支出一定不能松懈,要通過事中審計,隨時叫停違規報銷、挪用資金等各種違規行為。同時,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警惕上級單位違規向企業或下級單位“借車”使用的情況,防備有些領導一邊拿錢一邊繼續坐著“公車”。
葉青認為,對于機關集體外出開會或者辦事,其實是應該鼓勵租賃大巴車出行的,這樣效率更高,也更為經濟節省。唯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杜絕有些領導在公車被取消后,通過長期固定租賃某些租車公司的汽車,再度形成事實上的專享“公車”、“特權車”。這與有些領導長期租用酒店公寓房間辦公的違規行為是一樣的。
□案例
半小時“炒”司機“車改”11年
到今年,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已經親身實踐“車改”11年。以自己的車改試驗為依據,這次看到我國車改具體方案終于出爐,葉青感慨此舉無疑是我國政府的重要舉措:車改將可提升政府與官員的形象,并節約巨額財政資金。
葉青原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教師,民主黨派成員。2003年到湖北統計局任副局長,到辦公室半小時就把來見面的司機“炒掉”了。他直接對局長提出自己的要求:“自購私車,一月補助500元(3年后提高到1000元,目前每月1200元),出武漢市實報實銷,建議雙軌過渡。”
此后葉青每天自己開著私家車上下班,他覺得這減少了司機接送的次數,少占用了路面。更簡單與更重要的道理是,一年可以為單位節約8萬元。對此,有網民曾說葉青是“中國最適合談車改的人”。更重要的是,葉青實踐發現,只要適度乘坐公交工具,不是完全開私家車,車補金額完全夠用。
對于車改,葉青認為減少公車,才能使交通暢通起來。按照發達國家的做法,公務員外出首先選擇成本最低的公共汽車與地鐵,不方便才坐出租車,實報實銷。坐出租車或公交地鐵,按公里數付費,絕對比現在各單位養大量公務車與司機要合算。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約經費,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路面車輛,提高車輛通行的有效性。
雖然有人可能會認為取消大部分公車辦事會很麻煩,“無車”官員還有什么福利?但葉青堅信,車改十分重要,可以重塑政府形象。要解決“三公”浪費一定要有“壯士斷腕”的魄力與勇氣。
對于公務員,葉青建議車改后實行“3510”,即3公里左右走路,5公里左右騎車,10公里左右再派車或者坐公共交通工具,把工作與鍛煉有機結合在一起。
A08-A09版文字京華時報記者趙鵬
綜合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