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齊魯網7月14日訊(高密臺 李軍 宮曉偉) 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控制是關鍵。高密市積極探索蔬菜安全監管新模式,充分發揮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的作用和優勢,使村支部書記成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
在高密市夏莊鎮張家村村委辦公室里,村支書張立臻正在一張蔬菜取樣表上簽寫著自己的名字,他說,每天到村委會簽字,已成為他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那么,張書記簽字的這張表格到底有什么用呢?
原來,張家村所在的夏莊鎮是全省有名的蔬菜生產基地,這里所產的葉菜占據青島市場的50%以上。針對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關注,高密市對蔬菜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實行嚴格的管控,其中一項就是村支書責任制,農戶在將自家蔬菜出售前,必須要采樣并填寫一張取樣簽字表,由村支書親筆簽字。
高密市夏莊鎮張家村黨支部書記張立臻介紹,這個必須簽字,包括監管員,簽上字之后(村干部)對整個村的種植戶的蔬菜就有責任,所以我們包括兩委干部、監管員,不管什么時間,出來到種植戶地里挨著巡查,保證群眾吃上放心菜。
支書簽好字后,并沒有完事大吉,各村的蔬菜樣品還要集中送到鎮里的農產品檢測中心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決定蔬菜能否上市。
高密市夏莊鎮副鎮長殷繼承介紹,我們鎮投資20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農產品檢測中心,確保蔬菜檢驗檢測全覆蓋。蔬菜檢測前,菜農送檢的樣品必須由村支部書記和監管員共同簽字,到鎮檢測中心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發放合格標簽然后才能上市銷售。
不但要簽字,每位村支書還要對轄區內蔬菜質量進行監管,嚴格監督農戶的農藥使用情況,一旦發現超標、超量就要嚴格制止,堅決杜絕問題蔬菜進入市場。通過這些措施,高密蔬菜已經在青島及周邊地區穩穩地站住了腳跟,擁有了可觀的市場。
高密市夏莊鎮張家村支部書記張立臻介紹,通過檢測之后,蔬菜價格上比以前提高了一倍,不然的話到了市場,沒有這個檢測報告不檢測,在市場上人家不要,所以在這方面,為了增加群眾收入,我們大力宣傳國家禁止的52種農藥,最終目的讓老百姓或者消費者吃上放心菜,增加種植戶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