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只待開庭。
"我們設置了三層審核校對"
2013年8月22日,8點09分,濟南中院發(fā)布了第二條與薄熙來案有關的微博:濟南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薄熙來受賄、貪污、濫用職權犯罪一案,將于今日上午8點30分在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五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
微博配了一張濟南中院審判大樓的照片。如果將照片放大,左下角就會露出四分之一個黃色工程車的車頭,那是一臺提供備用電源的供電車。
這一天,劉延杰早早就來到了單位。透過辦公室的窗子,正門對面的空地已經擠滿了中外媒體記者。畢竟,能進入庭審現(xiàn)場記者的只是少數(shù)。第五審判庭是濟南中院30多個審判庭中最大的,但旁聽席最多只能坐110人,遠不能滿足旁聽需求。
在隔壁的直播室內,8名從中院各庭抽調的書記員被分成了4個小組。每個小組兩個人,前三個小組實時記錄庭審情況,最后一組負責校對。三個速記小組也有明確分工,考慮到速記工作會高度緊張,每個小組工作十分鐘休息一次。書記員馬緒乾起初還覺得十分鐘或許太短,但庭審開始之后,他才發(fā)覺連敲擊鍵盤都變得沉重,時間似乎被拉得很長。
22日整個上午,凡是涉及案情的,無論內容長短,都是以長微博的形式發(fā)布,字數(shù)從一百多字到九百多字不等。但不管長短,在校對組完成之后,都會交于劉延杰等負責人再次確認,待發(fā)布之前,陳茜與劉俊杰還將進行最后一次校對。"就是為了防止出錯,我們設置了三層審核校對。"劉延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34歲的趙艷是校對骨干,已從事十多年的書記員工作。除了校對,她還要對每段庭審記錄進行錄音,便于校對時回放,對文字查漏補缺。所以,一段十多分鐘的庭審記錄,她甚至要花25分鐘才能校對完畢。
在劉俊杰的印象里,當天,房間里塞滿了人,但只有啪啪的鍵盤敲擊聲和庭審現(xiàn)場的聲音。等待發(fā)布內容的過程令人焦躁,劉俊杰不經意地回頭看到,副院長劉延杰正低著頭,在并不寬敞的房間來回踱步。
壓力和緊張并未隨著直播消減。但讓他們欣慰的是,網友們對微博直播的評價并不差。當然,也有對直播提出意見,認為全部是文字過于單調,希望看到更多的現(xiàn)場圖片。從審判長宣布開庭的那條微博算起,上午已發(fā)布27條微博,全部為文字形式。"既然是直播,就應該與網友實現(xiàn)互動,聽取合理建議。"濟南中院宣傳辦公室主任祁云奎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11點22分,微博發(fā)布了第一張庭審照片--薄熙來身穿白色襯衣站在被告席上。幾分鐘后,三張庭審現(xiàn)場圖片在微博上貼了出來。照片正如劉延杰之前的預想一樣,迅速傳遍網絡,只不過他想象中的局面并未降臨,取而代之的是網友的贊譽。
12點16分,一條2529個字的長微博結束了上午的庭審直播,這也是上午直播以來最長的一條。近四個小時的直播,濟南中院的微博的粉絲在中午12點已突破20萬,而8點30分開庭時,粉絲只有6.8萬。陳茜依舊盯著微博上的動態(tài),右上角的轉發(fā)、評論和粉絲提醒數(shù)字已經無法顯示,變成了省略號。
中午休庭后,微博團隊成員急匆匆吃了午飯,而作為新聞發(fā)言人,劉延杰則到600米外的吉華大廈,向媒體記者通報上午的庭審情況。
劉延杰同時面對中外媒體情況并不多。他做了充分的準備,但仍擔心兩件事,被問刁鉆的問題,以及被記者圍住該如何處置。最終,這兩件事都沒有發(fā)生。"微博的信息量足夠豐富,媒體也就沒必要從我身上挖料。"劉延杰向《中國新聞周刊》這樣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