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喬翠霞:官員生活狀態應回歸正常
喬翠霞女,山東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曾任山東省委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主任。
官員生活狀況調查
9月1日,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刊登喬翠霞和魏聯合的署名文章《關注領導干部生活狀態》,開篇即提出:“‘一邊是工作上的廢寢忘食,一邊是生活上的貪污腐化’,這是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落馬干部‘雙面人生’的真實寫照”。隨著近期多名官員的落馬,“反腐”成為年度熱詞。而為何部分落馬官員有生活作風問題?喬翠霞和魏聯合的調研也許能給出一個新的參考答案。
他們曾在山東省委黨校對450多名官員做過有關工作狀態和生活狀態的問卷調查。在他們看來,調查結果顯示,非常態的工作節奏和方式,以及異地任職的經歷,易使干部逐漸脫離正常家庭生活軌道,走上腐敗之路。
“讓公眾了解官員真實狀態”
新京報:為什么會做這樣一個調查?
喬翠霞:我在黨校工作16年,接觸官員多,對這個群體很關注,他們身上有閃光點,但整個社會大氛圍下,不少人對這個群體的認知是負面的,我們想讓公眾了解官員真實的狀態。
新京報:針對官員的生活狀態做調查比較少見,有受什么啟發嗎?
喬翠霞:真有一個,今年春節央視推出了“家風”報道,我覺得找得準,現在都說踐行核心價值觀,但不能空對空,家風就是很好的微觀載體。假如一位官員工作兢兢業業,但家庭生活一團糟,在子女的成長中角色缺失,我想這并不符合社會發展。
新京報:是否也和當前的反腐形勢有關?
喬翠霞:確實有反腐的大背景在前。如果中國發展是輛前行的列車,官員群體肯定是車頭,我們看這段時間官員被查,很多伴有通奸、生活作風問題,難道這類群體全都作風不好、生活腐敗嗎?該仔細去分析,這個群體為什么出現這些問題。
新京報:你有做社會研究的學科背景嗎?
喬翠霞: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學政治學,博士學的是產業經濟學,有這7年的積累,我非常關心政治的東西,是天然的一個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