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省會經濟圈快遞或將改寫版圖 7城劃屬3個轉運中心

  “雙十一”線上狂歡的熱度剛落,“雙十二”的活動又悄然臨近。在年末的電商促銷大戰中,網店忙得癱瘓,買家秒得手軟,線下的快遞小哥更是跑得幾乎腿抽筋。從下單到簽收或長或短的等待中,投遞成了“剁手黨”們最大的牽掛。根據訂單追蹤記錄,記者發現省會經濟圈7城被劃屬不同的轉運中心,部分圈內城市間的快遞不直達。未來,隨著濟南轉運能力的提高,其對經濟圈的輻射能力也將有所增強。1 訂單追蹤淄博到濟南的快件在濰坊中轉“前陣子,我通過快遞寄了一批貨,是從淄博到濟南的快件。追蹤的投遞路線是,先到了濰坊中轉,然后才發往了濟南。原本從淄博到濟南,最多不到一天的時間。因為中轉去了濰坊,三天才寄到客戶手里。淄博到濟南比到濰坊方便多了,為什么不直接送到濟南呢?”淄博的淘寶賣主王先生問。

  與他有類似疑惑的不在少數。濟南的上班族小吳由于工作關系常常要通過順豐公司收發快遞,時間久了,他發現一個規律,全國各地發來的快遞基本都要在濰坊中轉,然后再發到濟南的中轉站。“從青島到濟南,在濰坊中轉也就算了,畢竟好歹也是會路過的。有些地方,其實,明明是到濟南比較近,但也會舍近求遠先繞到濰坊。”

  記者分別選取了郵政EMS、順豐、“三通一達”等多家快遞發往濟南的十余個訂單進行追蹤。系統數據顯示,除了少數直接送往濟南的訂單外,大部分快遞都是經濰坊中轉的,其中也包括省會經濟圈內其他城市到濟南的訂單。2

  數量規模濟南收派量大 大型集散地少

  記者從山東省郵政管理局了解到,今年“雙11”期間,從11月11日至18日,山東省主要骨干快遞網絡累計產生的收派總量為3924.74萬件,與去年同期相比日均增長63.8%。其中收件量1663.03萬件,占總收派總量的42.4%,派件量2261.71萬件,占收派總量的57.6%。

  在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中,除濟南外,收派總量最多的城市分別是泰安和淄博,均突破了日均10萬件的大關。目的地為濟南的快件數量是最多的。僅申通快遞濟南分公司一家,單日收派總量就已多達20萬件,大概是平常的三四倍。據此推算,“雙11”期間,濟南日均收派總量大概在60萬件以上。

  “到山東的快件八成經濰坊中轉,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項,就是與濟南的收派量有關。山東經濟發達,原本的運輸壓力就很大,濟南是省會城市,也是交通樞紐城市,與濰坊相比,原本的物流吞吐量就大,建轉運站的成本也高。因此,不少小規模的快遞沒有在濟南設大型集散地,濟南雖是中心城市,卻不是省內最大的快件集散地,多數到山東的快件反而是經濰坊中轉的。”3 分撥體系經濟圈7城市分屬3個轉運中心

  據了解,目前,在山東省從事快遞業務的有多家快遞公司,其中占據市場份額較多的順豐、“三通一達”均為民營企業。

  記者查詢到的資料顯示,目前,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包含山東郵政以及順豐、“三通一達”在內的多家規模較大的民營快遞公司在山東都設立了5個轉運中心。其中,濟南轉運中心覆蓋的范圍有濟南市區、齊河、禹城、寧津、臨邑、莘縣、冠縣、茌平、臨清、高唐、陽谷、東阿、無棣、陽信、惠民、鄒平、肥城、東平、萊蕪、泰安市區、聊城市區、德州市區等。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城市中的淄博市屬于濰坊轉運中心,泰安的新泰則被劃分進了臨沂轉運中心的范圍。4 發展方向濟南集散中心分揀能力再提升

  伴隨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戰略的深入實施,經濟圈7城間的交流往來勢必愈發頻繁。經濟圈城市分屬不同轉運中心,部分城市快遞不直達,圈內快遞版圖或許也面臨調整。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現行的快遞轉運劃分標準制定于省會經濟圈戰略前,與經濟圈板塊有一定沖突,但該劃分標準不是部分圈內城市快遞不直達的直接原因,“應該說,從整體來說,圈內城市間不直達,這種情況可能會出現,但數量應該是少的。出現這種“舍近求遠”現象的很可能走的是整箱轉包的汽車運輸。快遞企業為了追求利潤,犧牲時效性,但歸根究底,這也不是一種經濟的行為。”

  記者了解到,未來,濟南將著力建設現代物流園區,科學提高運能儲備,以高科技手段增強物流集散能力。今年年底,山東郵政EMS在濟南、青島建設的兩個現代化郵件處理中心投產,通過進口大型自動化分揀設備,每小時郵件處理量可達5萬件以上。年底前,濟南還將上線郵政速遞自主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跨境E”,屆時,該平臺可以幫助企業按照“分送集報”模式完成報關、退稅;與國際最大的跨境電商平臺eBay合作,對接信息系統,實現大數據分析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