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榮城際鐵路即墨至榮成段將于12月28日開通運行,青島、煙臺、威海三市以城鐵相連的“青榮城”時代由此開啟。

  全省人民特別是膠東人民對青榮城際鐵路的開通期盼已久。“在榮成站等待試運行動車時,前方說動車到文登了,感覺話剛剛說完,就看見動車進站了,城鐵就是這么快!”威海市市長張惠,在試運行階段已經感受到城鐵速度帶來的震撼。

  青榮城際鐵路貫穿青島、煙臺、威海三市17個區市,正線全長301公里,沿線設14個客運車站,設計時速250公里,總投資371.9億元,由原鐵道部和山東省政府以7:3比例投資建設,由山東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代表省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青榮城際鐵路是我省第一條區域性新建城際高速鐵路,也是迄今為止省內投資最大、建設標準最高的單體鐵路建設項目,是山東真正鐵路東西貫通的一個標志。

  青榮城際鐵路2010年10月開工建設,2014年8月25日完成正線鋪軌,10月1日開始聯調聯試,11月28日進入試運行階段。12月28日起,將開行濟南—榮成D6071/D6072次等11對動車組列車,濟南至煙臺、威海的鐵路運行時間將由7小時、8小時左右縮短至3小時、4小時左右;待明年青島方向施工完成后,青島方向也將開行動車。

  “難進難出”一直是制約煙臺、威海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特別是2008年以來,中國的高鐵名片越來越響亮,煙臺、威海兩市卻沒有享受到高鐵發展成果,進出兩市多年來都是“叮叮當當一夜”。而今,青榮城際鐵路以其高速度、大運力,打通山東半島東北部地區的交通“瓶頸”。借勢青榮城際鐵路,煙臺、威海將從“沿海邊區”變成“門戶城市”,成為對接遼寧半島、日韓國家的“橋頭堡”,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和東北亞地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濟南鐵路局黨委書記陸海霞表示,青榮城際鐵路將成為促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的“黃金走廊”,直接改寫膠東地區的“經濟版圖”。這條鐵路的建成通車,大大拉近了青島、煙臺、威海、榮成城市群間的時空距離,形成以青島為中心的“1小時交通圈”,公交化出行的“同城生活”大幕漸次拉開。此外,隨著后期青島方向的開通,膠東半島區域內交通體系將日臻完善,山東省內以濟南、青島為客運樞紐的“都市生活圈”的半徑不斷擴大,出行將更為便捷。

  同時,作為山東路網建設規劃中“四縱之一青榮青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榮城際鐵路向南通過在建青連鐵路、連鹽鐵路、新長鐵路以及滬通鐵路等與上海相連,向西通過膠濟客運專線并入京滬高鐵通道,是膠東半島城市群與京滬等城市的重要聯絡通道,建成后,必將極大地促進煙臺、威海與青島、濟南、北京、上海等城市間的交流,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保障線、惠及民生的幸福線、內引外聯的主干線和宜居城市的風景線,從而為膠東半島區域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今年是山東鐵路建設的豐收年。”濟南鐵路局局長任紀善說,隨著青榮城際鐵路開通運行,再加上已經投入運營的膠濟客專和京滬高鐵山東段768.5公里高速鐵路,山東的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將突破1000公里大關。根據國家發改委批復的我省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我省將建設“三縱三橫”快速鐵路網,形成以濟南、青島為中心,實現與周邊城市1小時交通圈;濟南與地級市及周邊省會城市2小時交通圈;各地級市間3小時交通圈。(吳榮欣 劉珅 胡凱 劉毅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