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月23日訊(山東商報記者 梁賡 徐玉芹)大學生畢業去哪了?近日,一份關于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官方報告中顯示,九成多畢業生去了企業,只有約7%的畢業生能進入體制內。而自主創業的學生僅有1709人,占總數的0.4%。 

  山東是教育大省,2014屆普通高校畢業生(以下簡稱“畢業生”)數量達到49.95萬人,占全國總量的6.87%,其中非師范類畢業生46.35萬人,師范類畢業生3.6萬人。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教育廳聯合公布《2014年山東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分析報告》(以下簡稱“總報告”)。總報告中提及,截止2014年12月底,共有45萬人落實了就業單位,總體就業率為90.1%,較上年同期增長1.25個百分點。總報告主要分為“非師范類”和“師范類”兩大部分,對于大學生就業情況的分析,本報主要參考的是《2014年山東省非師范類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在關于畢業生流向的統計中,按照單位性質劃分,截止2014年12月底,簽約企業的畢業生占92.37%,其中國有企業21.48%,非國有企業70.89%,簽約到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占7.03%。

  據悉,目前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編制計劃管理日趨完善,崗位數量的增長非常有限,因此大學畢業生進入這些單位已經越來越困難,企業仍成為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去向。

  大學畢業生創業也是最近備受關注的話題。依據我省的現行規定,只有在就業主管部門登記的創業人員,且必須是辦理完整的自主創業手續(在工商局正式注冊公司)后,才納入統計范圍。2014年底,山東非師范類畢業生登記自主創業的有1709人,占已就業非師范類畢業生總數的0.4%。“我周圍創業者還是少數”,“90后”的小侯畢業后創建了游戲公司,現在運轉良好,他對本報記者表示,自己選擇創業是在大學期間有所嘗試,而且有了自己的小團隊,對于創業有準備和信心,“現在看有準備和資源很重要,我們現在正為企業發展尋求更多資源”。

  八成學生留在了山東

  多在青島、濟南、煙臺和濰坊  

  對于畢業生的流向,報告以通過山東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簽訂就業協議(以下簡稱“網簽”)的全省11.04萬非師范類畢業生,為基礎進行了數據分析。

  統計顯示,“網簽”的山東省非師范類畢業生中,有82.25%的畢業生簽約山東省內單位,主要集中在青島、濟南、煙臺和濰坊等地,所占比例為33.35%、18.24%、12.42%和9.63%。

  有17.75%的畢業生簽約省外單位,分布于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集中于華東、華北地區。

  記者了解到,山東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反映在各市對人才的需求方面比較明顯,青島、濟南、煙臺和濰坊4市對畢業生需求量較大,占全省需求總量的68.5%。

  在接受報告調查的畢業生中,選擇“回生源地(或家鄉)發展”的比例很高,占38.97%,選擇“留在學校駐地發展”的占15.74%。對工作地點無所謂的占25.07%,去北上廣等大城市發展的只占5.45%。

  有教育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很多考生就業選擇比較實際,“房價、就業難度等方面都會考量,回家可能更好一些”。

  點擊

  “女大學生就業難”不明顯  

  報告中按學歷統計:截至2014年12月底,山東省46.35萬應屆非師范類畢業生中,有42.40萬人落實了就業單位,總體就業率為91.47%。其中,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的總體就業率分別為87.22%、88.75%和93.98%。

  這能否說明學歷越高越不好找工作?有畢業生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并不認同這種觀點,“專科生多是高職,對于就業目標比較明確,而研究生則有更多選擇,找工作的過程和要求更高,不能僅以就業率來對比就業的難易程度”。

  此外,按性別統計,近兩年的就業監測數據表明,女性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在我省表現的并不突出。

  截至2014年12月底,男生就業人數為21.7萬,總體就業比例為91.75%,女生就業人數為21.33萬,總體就業比例為91.19%,男生高于女生0.56個百分點。

  畢業生最不滿意薪酬制度  

  報告中稱,我省在“沙東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上開展了非師范類畢業生就業情況調研工作,集中在2014年底前進行了求職意向以及滿意度調查,并根據網上收到的117213份有效調查問卷,形成了分析結果。

  其中,參加問卷調查的畢業生,對工作的滿意度為87.27%。其中,選擇滿意的比例為“59.6%”,選擇較為滿意的比例為27.67%。對選擇“不滿意”的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薪酬制度不合理”是畢業生對當前工作不滿意的主要原因。另外,選擇“個人發展空間太小”、“工作強度(壓力)太大”的比例也較高,分別為17.91%和17.62%。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數位畢業生也表示,這些因素確實是他們平時的“吐槽點”,與此同時,他們也表示,社會地位、工作地點、社會保障等,也是他們考量工作是否滿意的重要因素。

  學歷高,收入還真是相對更高  

  報告還對畢業生目前月收入(包含工資、獎金、業績提成、補貼等所有現金收入)水平展開調查。數據顯示,不同學歷畢業生薪資待遇差距明顯,學歷越高,薪資待遇處于高位區間的比例越高;反之,越低。

  具體來看,“研究生薪資待遇分析”中顯示,研究生選擇“3001—4000元”的比例最高,占24.91%。另外,比較集中的兩個區間是“2501—3000元”和“4001—5000元”。

  而本科生這項調查中,選擇“2501—3000元”比例最高,占29.61%。專科生此項數據中,選擇“2001—2500元”的比例最高,占31.27%。

  此外,報告中還指出,在2014年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的影響下,預計2015年的畢業生市場需求總量將與2014年持平或有所下降。再加上我省正處于經濟轉型期,伴隨著生產結構調整與結構性就業難問題的加劇,2015年畢業生就業壓力將持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