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大數據”把握濟南市房地產市場走勢

  2015年濟南樓市平穩健康理性

  “把2014年濟南房地產市場的相關數字放到全國、全省逐一比較,可以看到省城樓市的基本面有‘四個沒有變’,展望2015年省城樓市,主題詞將依然是平穩、健康、理性。”這是在前不久山東省濟南市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統計局副局長苑子建對省會房地產市場作出的一個基本判斷。

  苑子建作出上述判斷的背景是:2014年,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均達到和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經初步核算,濟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5770.60億元,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9.11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2215.16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3256.33億元,增長9.1%。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5.4:39.3:55.3調整為5.2:38.4:56.4,三產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可以說,經濟總量穩定增長,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質量和效益逐步提升。

  與全國全省反差的基本面沒變

  “濟南房地產市場與全國、全省房地產市場反差的基本面沒有變。”苑子建說,濟南雖不能說是“一枝獨秀”,但確實是一個“異類”。

  從新開工面積看,全國、全省和濟南市的數字分別是179592萬平方米、13328.1萬平方米和1294.9萬平方米,分別下降10.7%、13.4%和6.6%。其中住宅一項,全國、全省分別下降14.4%和14.6%,濟南市反而增長9.5%。

  從銷售面積看,全國、全省和濟南的數字分別是120649萬平方米、9180.1萬平方米和864.9萬平方米,全國和全省分別下降7.6%和11.1%,濟南市是增長了5.5%。其中住宅,全國和全省分別下降9.1%和14.3%,濟南市增長2.9%,達到723.5萬平方米。

  從銷售額看,全國、全省和濟南市的數字分別是76292億元、4879.7億元和637.5億元,全國和全省分別下降6.3%和6.4%,濟南市增長8.5%。其中住宅,全國和全省分別下降7.8%和10.1%,濟南市增長4.9%。

  這也就是說,無論是2014年的新開工面積還是銷售面積、銷售額,全國、全省都是負增長,濟南特別是住宅卻保持了正增長。在全國房地產市場一片“喊冷”中,濟南市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溫度。

  開發商在濟南拿地的信心未改

  濟南市的房地產市場也像全國一樣進入新常態,但這并沒有影響開發企業扎根濟南的心態。“開發企業在濟南拿地的信心沒有變。”苑子建說。

  從2014年的土地購置面積看,全國、全省和濟南市的數字分別是33383萬平方米、2225.5萬平方米和273.9萬平方米,全國和全省分別下降14%和14.9%,濟南市增長了25.8%。

  房地產市場的剛需支撐沒變

  “綜觀濟南的房地產市場,可以說是不溫不火,受國家一系列調控政策的影響不是太大,炒作的空間也不大,想在濟南炒房掙大錢很難。因為,支撐濟南市房地產的是剛性需求這一基本面也沒有變。”苑子建說。

  苑子建舉例說,濟南市去年住宅的成交量保持在10萬套左右,其中新建住宅在7萬套左右,存量房也就是二手房在3萬套左右,這與濟南市的新婚登記人口基本是相吻合的。而剛性需求受國家調控政策和市場調整的影響相對來說較小。

  平穩健康理性的發展態勢沒變

  2014年,全國、全省和濟南市的房屋待售面積分別是62169萬平方米、3398.4萬平方米和117.3萬平方米,分別增長了26.1%、21.3%和15.7%。其中住宅一項,全省增長了14.7%,而濟南市反而下降了1.2%。

  “這也就是,在全國房地產市場普遍面臨‘去庫存’的壓力下,濟南市的待售面積基本上保持一個正常、合理的區間,‘去庫存’的壓力并不是太明顯。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濟南市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理性的發展態勢沒有變。”苑子建告訴記者說。

  按照國家統計局每月例行發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報告,濟南市自去年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首次環比下跌,一直到去年12月份呈現“八連跌”。“但應該看到,從5月份首次環比下跌0.4%,到6月環比下跌0.7%、7月環比下跌1.2%、8月環比下跌1.3%、9月份環比下跌0.7%……再到去年12月份環比下跌0.3%,降幅逐步收窄。這也說明,濟南市的房地產市場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苑子建表示。

  “從根本上講,作為一個經濟大省的省會,濟南市一直是人口凈流入城市,人口增幅保持在12%左右,再加上,濟南市還是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核心城市,基礎設施如路網建設尤其是軌道交通建設的啟動,將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綜合以上因素,2015年濟南房地產市場的主題詞將依然是平穩、健康、理性。”苑子建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