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千百年來,詩中描繪的情景一直被視作亡國之象警醒后人。若用當今視角解讀,那隱藏在“山外青山”里的“樓外樓”很可能就是私人會所。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住建部等部門《關于嚴禁在歷史建筑、公園等公共資源中設立私人會所的暫行規定》中,對私人會所的定義是:“改變歷史建筑、公園等公共資源屬性設立的高檔餐飲、休閑、健身、美容、娛樂、住宿、接待等場所,包括實行會員制的場所、只對少數人開放的場所、違規出租經營的場所。”

  按照這一規定,濟南歷史建筑、公園等公共資源中設立的酒店、茶館等是否屬私人會所?這尚待有關部門的權威定論,我們姑且稱之為高檔場所。我市近日印發的《關于2015年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分工意見》中提出,今年我市將集中整治“會所歪風”。在該《意見》指導下,本報記者歷時月余,對濟南歷史建筑、公園中設立的酒店、茶館等高檔場所進行了暗訪、調查。□本報記者 湯啟衛

  明湖樓上,大明湖風光一覽無余;一覽亭里,千佛山景色盡收眼底;望鶴亭前,趵突泉水叮咚醉人……靠近核心景區、占據觀景勝地,曾是這些酒店、茶社吸引客人的一大優勢,但現在卻有觸碰禁令之嫌。山東省印發的《關于嚴禁在歷史建筑、公園等公共資源中設立私人會所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禁止在公園內設立為少數人服務的會所、高檔餐館、休閑、健身、茶樓等設施……

  在記者暗訪的公園內經營場所中,有套餐最高收費298元/人的酒店,也有最低消費698元的茶樓,定位不可謂不高檔。其中,有些酒店、會所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后關門停業,有些酒店積極向大眾消費轉型,但仍有高檔場所未放低身段。今年濟南市將集中整治“會所歪風”,這對后者無疑是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