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保障也要轉型升級
如何繼續穩定地供應京滬市場,蔬菜供應保障如何轉型升級,壽光人和蘭陵人也在思考。
兩地都有種菜的傳統,都有“中國蔬菜之鄉”的美譽。如今,這兩大“菜籃子”正在全國范圍內釋放出強大的“樣板效應”,不但為全國蔬菜生產經營提供了參照模式,而且積極對外輸出人才、技術與種子資源,不斷影響著全國蔬菜生產經營和特大城市蔬菜保障模式。
據蘭陵縣蔬菜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傅成高介紹,今年的蘭陵菜博會,首次發布了“蒼山蔬菜”的品牌標識。樹品牌,是為了更好地闖市場。而且,蘭陵30多萬人的專業蔬菜運銷隊伍,在站穩“上海灘”之后,已經開始揮師北上,不再回避壽光的鋒芒,山東蔬菜“雙雄爭霸”的戰幕已悄然拉開。
壽光的蔬菜技術員輸出由來已久,目前已經覆蓋全國多個省區。在很多外地人看來,“壽光的菜農都是神仙,叫它什么時間開花,就什么時間開花。”三元朱村的大棚技術培訓,每天都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習者。而蘭陵也在探索“異地農場”,蘭陵縣尚巖鎮的李洪軍在江蘇啟東租了20畝地種植黃瓜,每畝產值過萬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6萬名蘭陵農民在外經營土地30多萬畝。
目前壽光定位了蔬菜園區化發展的思路,以標準園區的打造為主線,加強對蔬菜產業的科學規劃布局,大力發展園區農業,推進農業由分散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壽光設施蔬菜基本上保持了80萬畝左右的種植規模,并沒出現明顯的擴張趨勢。
除了蔬菜種植園區化,壽光人也在努力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和引領者,有意在淡化“壽光是中國最大的菜籃子”這一概念,而是用壽光創造的“標準”為全國的蔬菜生產提供服務,通過這個標準和服務來帶動全國蔬菜產業的發展,為全國老百姓提供優質菜品。
“80萬畝蔬菜大棚不可能滿足全國消費者的需求,壽光未來要著力打造全國設施農業的行業服務中心,制定全國蔬菜產品的生產標準、使用農資的標準、流通的各類標準等,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按照壽光蔬菜標準生產出的蔬菜就叫‘壽光菜’?!眽酃馐修r業局局長楊維田說。
壽光不僅做標準,還搞蔬菜的技術研發。當地投資5億元組建了蔬菜種業集團,建設了2000畝育種實驗基地,配套科研中心和專家公寓,在海南、慈溪、北川、內蒙古等地分別設立了育種繁育基地……
蘭陵縣也不斷推進蔬菜產業轉型,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瓜菜新品種覆蓋率達95%以上?!吧n山大蒜”“蒼山牛蒡”“蒼山辣椒”通過了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
展望未來,在中國蔬菜生產的綠色征程中,在保障大城市蔬菜供應上,壽光和蘭陵都在爭取有更大的作為?!安耸须p雄”還將演繹怎樣的蔬菜傳奇,我們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