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丟了住院押金條來求助
于慶娟說,還有一些證明讓人哭笑不得。有一對夫妻要離婚,法院要求兩人來社區開證明,證明兩人分居多年。“這種情況可能涉及財產糾紛之類的,我們很難開證明,只能找居民了解情況。”于慶娟認為,這樣的情況下,就得法院工作人員自己到居民樓調查。
除了法院,醫院和銀行也要求居民到社區開一些證明。于慶娟說,社區一位老人在銀行存錢忘了密碼,家里孩子去替老人辦理,必須要社區開證明,證明兩人的親屬關系。
“有一位居民在住院期間,將醫院押金條弄丟了,沒法取回押金,醫院要求居民來社區開證明,證明患者是我們社區的,確實在醫院住過院。”于慶娟說,她遇到這樣的證明覺得很不可思議。不過,轉過來想,要是不給居民開證明,醫院那邊也沒法辦事,就只好給開了。
3.病人用杜冷丁也找社區
省人大代表、李滄區永青苑社區書記王愛真對十幾年前遇到的一個案例仍記憶猶新。她回憶,當時一位居民找她,說是他父親已經是肝癌晚期,無法再醫治了,醫生建議他讓父親服用杜冷丁來減輕點痛苦,但需要社區證明醫院才能給開藥。
“當時我被他的孝心感動,但是我們都知道杜冷丁是被嚴格控制的藥物,我們又不是醫生,怎么證明他父親就可以服用杜冷丁呢?”王愛真說道。
王愛真告訴記者,今年3月份,有個在派出所工作的人來找她蓋章,說自己的父親去世了,讓社區證明他父親有六個孩子,并且其他的子女全都同意讓他一個人繼承遺產。王愛真說,社區只知道他父親和一個大兒子住在社區,至于老人有幾個孩子并不清楚,他們子女自己協商的遺產分配結果就更不知道了。
4.從哪退休還得幫忙作證
王英姿說,最近來居委會蓋章的退休工人讓她很苦惱。原來,工人退休后需到工商銀行辦一張卡,退休金才會打到卡里。可是工商銀行需要社區蓋章,證明確實是某單位的退休工人,只有社區蓋了章,銀行才給辦卡。
“不少人來的時候一般就帶個身份證、戶口簿、退休證,有的甚至連退休證都沒有。”王英姿說,社區對他們曾經工作的單位也不了解,證明對方確實是該從單位退休,真的是有點荒唐。
5.親屬關系證明讓社區犯難
“曾經有一位中年男士,他的父親住在我們社區30多年了,在他父親去世后,為了分遺產,他非要社區來證明自己的母親和父親確實是夫妻關系。”王英姿說,當時他母親都80多歲了,對她比較熟悉的那些老鄰居也都不在了,社區如何去調查,去證明?
王英姿告訴記者,當時男子拿著戶口簿非得說,上面明明寫著自己的母親和戶主也就是自己的父親是夫妻關系,社區為什么就不能證明?“當時我們也很無奈,這種事情你讓社區怎么證明?我們不給蓋,家屬還不理解。”王英姿說,她也很無奈,只能建議他到派出所或者是別的相關部門去開證明。
此外,要求開家屬關系證明的有很多。于慶娟給記者舉了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有一位居民要繼承房產,但他的奶奶、父親、母親都去世了,房產屬于爺爺的,要求社區開證明來理順這些關系,證明他是長子之類的。“社區就要一層一層地分析證明這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