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 左豐岐
實習生 李 巖 報道
本報濟南5月20日訊 記者今天從國家能源局山東能源監管辦獲悉,我省國能山東售電有限公司、山東龍飛售電有限公司日前通過工商行政部門的名稱注冊許可,獲準成立。據悉,兩家企業均系自然人投資的民營企業,這也是我省民間資本首次進入售電市場。
國能山東售電有限公司注冊地在濟南高新區,山東龍飛售電有限公司注冊在菏澤巨野縣。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兩家售電公司完成工商登記注冊,是其正式運營的重要步驟,今后還要根據國家關于電力體制改革的部署和特許經營的要求,完善相關標準和條件。由于相關政策和制度還在制訂過程,這兩家企業實質開展售電業務尚需時日。
電力體制改革作為我國能源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今年3月出臺的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穩步推進售電改革,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售電業務,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成立售電主體,允許其從發電企業購買電量向用戶銷售。
“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是本輪電改新方案的最大亮點,標志著我國一直以來電網公司的傳統模式被打破。”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說,通過售電市場的逐步開放,能夠逐步實現用戶選擇權的放開,形成“多買多賣”的市場格局。
相關專家表示,售電市場放開后,電網企業無疑受到最大沖擊。按照深圳試點方案來看,未來三年每千瓦時輸配電價將下降1分多錢,電網未來三年收益累計減少24億元。這不僅為用電客戶提供多種選擇,更可以降低電費支出,釋放電力體制改革的政策紅利。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