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蜱蟲進入活躍期,當心被叮咬
日前,威海媒體記者就有市民被蜱蟲叮咬一事采訪了市疾控中心疫情與信息管理科科長呂濤,他表示,在我市,蜱蟲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到10月份。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一般是天氣越熱,蜱蟲的越是活躍,尤其是農忙季節更甚。“眼下蜱蟲已進入活躍期,市民在從事田間勞動或去野外旅行時,一定要注意防范。”呂濤說。
“蜱蟲吸血的口器很復雜,上面長著倒刺,一旦被咬者不恰當地拔除正在吸血的蜱蟲,很可能會讓它的口器折斷在皮膚里。”呂濤介紹,如果被蜱蟲叮咬,在移除蜱蟲時不要把蜱蟲捏碎或扭斷,因為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沾染到受感染的蜱蟲的組織碎屑或糞便,也有機會受感染。移除蜱蟲后,也要用碘酒或酒精對被叮咬的部位進行消毒,并用肥皂水洗手。
呂濤說,并非所有的蜱蟲都攜帶毒素,蜱蟲病潛伏期從幾天到一個月不等,期間如沒有發燒、乏力、渾身不適等癥狀,基本可以排除患上蜱蟲病。但若在1—2周內出現發熱、頭痛、全身不適、乏力、嘔吐、腹瀉癥狀,就需及時治療。
“其實,被蜱蟲叮咬后并不可怕,只要治療及時、正確用藥,病情會很快改善,病死率極低。”呂濤提醒市民,蜱蟲叮人不容易被發現,市民在田間勞動或野外旅行時不要在草地上坐、臥或長時間停留。
“蜱蟲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可以通過血液、體液及分泌物進行傳播,家中發現有人被蜱蟲叮咬后,其他與之接觸的人也要注意防護。”呂濤提醒,若不慎接觸蜱蟲病患者體液,應及時清洗消毒,與這類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在隨后的1—2周內要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有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