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蜱蟲:

  蜱蟲是什么?是攜帶病毒的“吸血蟲”

  蜱蟲俗稱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類等體表的蟲子,主要存在于丘陵、山區的草叢、樹林中。蜱可傳播新型波尼亞病毒、森林腦炎等多種疾病,大多數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獸共患病。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一般是天氣越炎熱,蜱蟲的活躍性越大。

  如果你用白布在草叢中捋一遍,可能會發現上面沾了很多紅色的蜱蟲。很多野生蜱蟲都攜帶了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可以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4月到10月份正是它們活動的旺盛期。

  蜱蟲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蜱蟲在吸血時,會分泌神經毒,有時使宿主麻痹或死亡,并會傳播森林腦炎、出血熱等疾病,造成死亡或形成后遺癥。

  蜱蟲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飽后,蟲體可脹大100倍。蜱蟲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腫,還可引起繼發性感染。

  被叮咬的人發病前會有1至2周的潛伏期,之后可能會出現高熱、嘔吐、腹瀉等癥狀,嚴重時會因血小板數值下降,全身出血而亡。

  因此醫生提醒,到野外活動后,如果出現高熱和斑疹等病情,要想想是否被蜱蟲叮咬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