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晚報棗莊6月30日訊(記者 甘倩茹)“作為一個父親,應該是兒子的山,背著他仰望天空,傾聽世界的聲音。而我似乎只能給他一個低矮的山丘,在無聲的世界里陪他翻越人生。”劉騰遠的父親劉曉東在一封信中寫道。17歲的少年劉騰遠剛剛翻越了高考這座山峰,675分的成績讓人驚嘆。17歲的劉騰遠和其他少年一樣,有活力,有夢想,只是他的夢想很簡單:聽見。
數學考了136分,他還不滿意
劉騰遠就讀于滕州一中,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高考考出675分的高分。“剛查到成績時,他還有點不高興,因為最拿手的數學考了136分,他平時幾乎滿分,同學們封他數學小王子。”劉騰遠的母親孔維梅說,“我們非常滿意,現在正在報考志愿。”不過由于劉騰遠有聽力障礙,很多專業受限。
在家里,隨處可見A3紙,方便和劉騰遠用紙筆交流。劉騰遠的字跡和他本人一樣,溫和干凈。孔維梅介紹,劉騰遠四五歲時,家人就發現他對聲音的反應較為遲鈍。經過輾轉就醫,醫生和家人都懷疑是一次發燒過程中不慎用藥導致聽力神經萎縮。隨著年齡的增長,劉騰遠的聽力由70分貝逐漸下降到105分貝,家里用盡積蓄給他配備了高功率助聽器,但是聲音還是一點點從劉騰遠的世界消失了。他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出現退化。
憑證過人的聰穎和加倍的付出,劉騰遠從小學開始成績一直很好。他的筆記干干凈凈,條理清晰。上課時記下老師黑板板書,結合手中的輔導書,記下知識點,平時勤加練習,能學會大部分。“不懂的問老師,特殊的知識點整理成筆記。”劉騰遠一直穩居“學霸”之位。
籌劃自習輔導班,為自己代言
如果認為劉騰遠是個“悶葫蘆”那就錯了,劉騰遠愛好頗多。“他四五歲象棋下得就有模有樣了,七八歲就敢到樓下和鄰居伯伯爺爺們下棋。”劉騰遠的父親說。
高三班主任鐘科對這個愛徒更是贊不絕口。“劉騰遠雖然聽不見,但是知識面廣泛,和同學相處得非常愉快。班級活動都積極參加,課余時間踢踢足球,還給同學們表演過魔術。”提起變魔術,劉騰遠說,自己是從網上找的教程,感覺魔術能給人帶來歡樂。
高考過后,劉騰遠也沒閑著,他和他的小伙伴杜百榮一起籌劃了一個自習輔導班。 “你只看到我的成績,卻沒看見我的努力……我是一中學霸,我為自己‘帶鹽’。”劉騰遠和他的小伙伴邀請了學校高三級部前20名,一起參與輔導。他說馬上要去發第三輪的招生傳單,為此他向母親借了120元錢,打算賺錢之后加倍還給母親.
獨自前往60公里外醫院做聽力檢測
到今年11月份,劉騰遠就滿18歲了。現在他已經有“獨立”的覺悟了,雖然父母對他各種不放心。因為劉騰遠的聽力障礙,根據相關高考政策,他可以申請英語聽力免試。從滕州去棗莊市中區進行聽力檢測時,劉騰遠堅持獨自前往,單程60公里,是劉騰遠第一次獨自出遠門。孔維梅:“他背著書包去的醫院,找醫院問樓層,他應該有自己和別人交流的方法,我和他爸爸私下說孩子真是長大了。”
高考成績出來后,許多考生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夢想,劉騰遠說自己有兩個夢想,聽見和創業。父親劉曉東說兒子曾無數次問還有希望嗎,是不是可以做人工耳蝸?劉曉東常常自責,不敢面對兒子期盼的神情。他們打算填完志愿去北京做一次全面系統的檢查,看能不能做人工耳蝸。
據了解,劉騰遠的父母是原滕州棉紡廠的職工,現在公司已經破產。劉騰遠還有一個五歲的弟弟,全家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劉曉東不太固定的收入。不過為了兒子簡單的夢想,劉曉東表示哪怕債臺高筑,也是一個父親應該背負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