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戰,“無名”英雄書青史
在艱苦卓絕的抗戰磨練中,很多普通戰士也書寫出英雄的篇章。
棲霞市蛇窩泊鎮蛇窩泊村位于煙青公路中段,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42年春,日偽軍用5個多月時間在此建成一座大型碉堡,常駐100多名日偽軍。無論建設規模還是守衛人數,當時在膠東都可謂一流防守工事。
1943年春,膠東黨委決定拔掉這顆釘子,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五旅十三團。由于敵人防守嚴密,火力密集,炸藥送不上去,首次攻擊無果。團長李炳齡組織戰士重新研究作戰方案,大家一致認為:如果從周邊民房底下挖地道過去,靠前爆破十分有利。苗倫堂、宋文福等10位勇士挺身而出。
凌晨兩點,地道挖到炮樓底下。第一爆破組的勇士沖出地道,將炸藥包飛身送到碉堡腳下。一聲巨響,在炮樓底層西北角炸開了一個大窟窿。第二爆破組接著又沖上去,用木桿挑著炸藥糊到碉堡半腰的墻壁上,又是“轟隆”一聲巨響,炸塌了大半個碉堡。這一戰斗共擊斃敵人60名,生俘63名,守敵無一漏網。
“這次戰斗是膠東抗日根據地由弱變強,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抗戰期間,膠東軍民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也走出了無數的英雄。”楊仁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