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烈士名錄犧牲烈士名錄
膠東抗日烈士紀念塔膠東抗日烈士紀念塔

  大眾網臨沂7月29日訊(記者 劉明明)7月29日,“崢嶸歲月 紅透齊魯——抗戰看山東”網絡名人行活動一行來到位于煙臺棲霞英靈山的膠東烈士陵園,聆聽膠東大地上20850名烈士的英勇革命事跡。其中,任常倫烈士的事跡感人至深,他在戰場上與敵人拼死肉搏,用刺刀殺死5個鬼子后英勇犧牲。

  任常倫1921年出生于山東黃縣孫胡莊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940年秋,19歲的任常倫加入了山東軍區膠東主力部隊,被分在十四團二營五連。194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4年,任常倫升任副排長。8月他光榮地出席了山東軍區戰斗英雄代表會議,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并被授予山東軍區“一等戰斗英雄”稱號。

  11月17日,任常倫奉命帶領9班13名戰士趕在敵人前面,搶先占領了制高點,日軍連續發起兩次反沖鋒都被打退,日軍見正面強攻不行,便搶占制高點左側的小高地,企圖以機槍威脅我團指揮所。任常倫見狀帶領九班戰士,迂回到小高地側面,發起突然攻擊,一舉打掉日軍的機槍陣地,奪取了小高地。日軍很快發起反撲,九班戰士勇猛頑強,以一當十,連續打退日軍4次反撲。戰士們的手榴彈用完了,子彈打光了,日軍又發起沖鋒,此時任常倫堅定地對戰士們說:“我們沒有子彈有刺刀,人在陣地在!”說完便帶領戰士們,端起刺刀,躍出戰壕,沖入敵陣,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激戰中,他在刺死第5名日軍的時候,任常倫不幸被敵人的一顆子彈擊中頭部,壯烈犧牲,年僅23歲。而這場戰斗也即是膠東戰史上的長沙堡戰斗。

  任常倫把他短暫的一生獻給了民族解放事業,他在槍林彈雨中征戰拼殺120余次,渾身傷痕累累,戰友們每每回憶起他總是贊譽:“數不清他繳獲了多少支槍,親眼見的就能裝備一個排。”他曾九次負傷,三次回家養病,妻子回憶說,他最后一次回家,頸部以下的皮膚無一完好,全身結滿了紫色傷疤。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里,展放著他生前使用過的鋼槍,一顆子彈深深地嵌在槍身上。為了永遠紀念這位英雄,他的家鄉孫胡莊更名為“常倫莊”,英雄生前所在的連隊被命名為“常倫連”。膠東革命烈士陵園為任常倫修建了英雄亭、英雄墓,塑起了英雄的銅像。2009年,任常倫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據介紹,1993 年,英雄的妻子慕桂蓮拄著拐杖來祭奠亡夫。老人說:“在風雨中立著挺悲壯的。常倫不怕寒冷,不怕孤獨,更不怕豺狼,讓他在露天站崗,看得遠,看得清。他的戰友可以安心長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