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山東住建系統在濟南召開現場會,全省推廣濟南房管經驗。大眾網記者采訪獲悉,目前濟南已建立分配對象、標準、程序、過程、房源、結果“六公開”的保障房申請分配制度,實現審核分配全程“電腦說了算”。搖號也實行電視、網絡現場直播,徹底撇開所謂的“人情干預”。
大眾網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濟南市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6.85萬套。其中分配保障性住房6.08萬套,包括廉租住房5014套,公租房3.78萬套,經適房1.8萬套。為了讓更多人受益,濟南市先后5次調整住房保障標準,降低準入門檻,擴大保障范圍。尤其是在公共租賃住房準入標準中,取消了戶籍、收入、來濟年限、社保年限的限制,放寬了住房困難和申請人年齡標準,讓外來務工人員與濟南戶籍家庭享受“同城待遇”,體現了這座城市對外來務工人員的高度認同和尊重。
同時,為了杜絕分配中可能存在的“人情干預”問題,濟南市在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規范操作的同時,利用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建立了集審核條件、工作責任和審批質量三位一體的電子審核管理模式,將各項準入條件、審核規定、工作時限等內容通過計算機語言進行了設置和固化,確立了核準與否“電腦說了算”的工作程序,有效杜絕了審核中人情的干擾。
大眾網記者注意到,此次推廣的“濟南經驗”中還體現出兼顧公平原則:在搖號選房中將老弱病殘、優撫對象、先進人物等特殊群體作為第一組優先搖號選房,確保最困難的群眾優先得到保障。其次,實行公開搖號選房,邀請公證、審計、媒體和群眾代表等現場參與、公證、監督。多次組織搖號電視現場直播,一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搖號的全過程,另一方面通過同步解說,詳細解讀了政策,增強了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