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儀仗隊將以史上最大陣容亮相

  9月3日,三軍儀仗隊將使用207名儀仗隊員組成史上最大陣容亮相勝利日大閱兵。

  記者了解到,三軍儀仗隊方隊由北京衛戍區儀仗大隊抽組,由男女儀仗隊員混編而成。按陸、海、空軍順序從前至后,分別為男儀仗隊員陸、海、空軍各3排,爾后女隊員陸、海、空軍各1排,共12排,每排17人;此外,旗手1人,護旗兵2人。儀仗隊員著陸、海、空三軍禮服,除旗手高擎“八一”軍旗外,其余隊員均掛95式自動步槍。

  據介紹,三軍儀仗隊平時執行任務分為3種規格:最大陣容由151人組成陸海空三軍儀仗隊,用來迎接外國國家首腦;第二種規格是由127人組成陸海空三軍儀仗隊,用來迎接外國軍隊的高級將領;第三種規格是由101人組成單軍種儀仗隊,用來迎接外國軍隊的單軍種司令。

  近年來,三軍儀仗隊多次走出國門:2010年9月16日,36人參加墨西哥獨立200周年閱兵活動;2011年6月2日,3人組成護旗組,參加意大利閱兵儀式;2011年7月5日,23人參加委內瑞拉獨立200周年慶典;2015年5月9日,102人參加俄羅斯紅場閱兵,是最大規模的一次出國展示。

  >>訓練中的一家人

  誰也不甘落后 兄弟倆都被評為訓練標兵

  陳世國、陳世民是一對雙胞胎兄弟,兩人一同入伍,一起轉士官,這次又一起參加閱兵,同在一個排面。從進“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的那天起,兩兄弟之間的PK就沒停過,疊被子,看誰疊得方正;站軍姿,看誰站得標準;喊口號,看誰喊得響亮……兩人還約定看誰的進步大,最先拿到方隊設立的“七王九星”。兄弟倆雖然較勁,但更多的是互助。弟弟的正步換腿慢,榮獲“踢腳王”的哥哥就主動上前去找原因、教方法、傳技巧,弟弟很快就不再“拖后腿”。哥哥性格內斂,有時會思想波動,開朗的弟弟就為他講笑話,讓他釋放身心,趕走疲憊。通過相互激勵,相互比拼,兩兄弟雙雙被評為訓練標兵。

  高機動突擊車方隊有一對兄弟,哥哥王如峰入伍七年,是班長也是技術骨干。弟弟王如豪入伍兩年,是大家公認的“汽修尖兵”。到了一個方隊后,兄弟倆互相幫助,把裝備維修保障工作干得有聲有色,無論哪一輛車,無論大小故障,只要兄弟倆到場,準能“手到病除”。

  “最后不管誰能飛過天安門上空,都是我們兄弟倆的光榮。”陸航飛行員李戈是陸航某團中隊長,哥哥李卓是陸航某旅副大隊長。閱兵任務中,李戈將駕機通過天安門上空,李卓作為備份機時刻準備著。

  兒子向父親發出挑戰“比比閱兵場上誰精神”

  反坦克導彈方隊的朱廷超和“東北抗聯”英模方隊隊員朱軍是一對父子。1983年底入伍的朱廷超沒能趕上1984年大閱兵,2009年大閱兵又因為有其他任務未能參加。今年得知閱兵消息后,他與已經當兵的兒子朱軍達成一致,無論如何也要參加。集訓之初,朱軍擔任坦克方隊教練員,負責閱兵式科目授課,幾次請經驗豐富的父親指導。朱廷超在發給兒子的短信里這樣寫道:我相信,你一定能威武挺拔地通過天安門,爸爸相信你,加油!兒子也向父親發出挑戰:比比閱兵場上誰精神!

  魏軍,空軍航空兵某師副師長,2009年曾參加國慶閱兵任務,2015年,他再次入選閱兵分隊,被編入預警機備份機組。兒子魏飛雨2009年9月入伍。今年4月,已經是空軍某場站汽車連副連長的魏飛雨得知場站將執行閱兵保障任務后,第一個遞交請戰書,希望和父親一起接受檢閱。在閱兵訓練基地,魏軍加班加點帶領機組在地面演練場地熟悉閱兵飛行航線,研究地面備份方法。魏飛雨則帶領司機熟悉行車路線,研究地面保障方案,組織車輛排故障演練。

  本版稿件綜合新華社、央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