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好,我叫任雪,是上海大學的學生……我現在遇到了困難急需用錢,我愿意用我的第一次跟你交換。”9月11日、12日連續兩天,李女士的手機莫名其妙地接到兩條“求包養”短信,“一看短信就是群發的,也不分清性別就亂發。”
李女士說,因為自己是做生意的,也正因此,經常會收到一些垃圾短信,“最多的是一些營銷廣告,都見怪不怪了。可是像這類短信,我還是第一次收到。”
因為自己就是女性,而對方又是“女大學生”求包養,所以李女士能輕松分辨出是假的,但她還是希望記者能夠調查清楚,如果這個真是詐騙短信,希望能曝光出來,避免更多人上當受騙。
記者查詢后發現,編發這則短信的手機號碼186****2341歸屬地確實是上海市。13日上午,記者撥打了“女大學生”的手機號碼,電話在打了3遍之后終于接通了,接電話的是一名男士,當記者發出詢問聲時,很快就換成了女士接聽。
記者在咨詢“你是大學生嗎?家里出什么事了?”等問題時,對方都回答得含糊不清,不過對方始終重復“先給我打3000元錢交學費,然后就見面”,而且“會有特殊回報。”
當記者再追問一些問題并對她表示懷疑時,對方掛斷了電話,此后,再撥打就無人接聽了。
隨后,記者就此事咨詢了新河東路派出所民警。據民警介紹,派出所經常接到市民關于類似詐騙短信、電話的報警,這樣的騙局已經不新鮮了,但確實還是有人會上當受騙。
“就這件事來說,上海大學生求包養給山東人發短信,這不符合邏輯,另外接收短信的人是做生意的,很明顯對方是有意進行選擇后才發的短信,但這次對方搞錯了性別,才被市民識破。”民警說。
雖然目前電話卡實行實名制,但要想全覆蓋還是需要時間的,在此,民警提醒廣大市民,詐騙短信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騙錢,希望市民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相信,以免上當受騙。
(來源:德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