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對于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來說,孩子上學可謂頭等大事。準大學生們入學裝備動輒花費過萬元早已不是新鮮事,而如今小學生入學各項花銷也逐漸增多,這讓臨沂家長們不禁直呼“壓力山大”。
電子產品迎旺季 準大學生成消費主力軍
手機、相機、筆記本電腦是如今許多準大學生入學必備的“數碼三件套”,數碼電子產品商家也越來越加大對學生市場的重視。臨近開學,類似“憑錄取通知書購買電腦或手機,有好禮相送”的促銷宣傳不斷。“根據這兩年銷售經驗來看,從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開始,一直到10月,都是電子數碼產品的消費旺季。”沂蒙路一家商場工作人員介紹,暑期消費旺季里學生是消費的主力軍,尤其是“準大學生”成為商家們爭搶的目標消費群體。
采訪中記者發現,盡管普通手機促銷力度大,但“三星”、“蘋果”等價格不菲的手機還是更受大學新生追捧。“孩子考上大學,家長心里高興也舍得花錢,一千塊錢左右的手機現在孩子都看不上了,就算不買‘蘋果’至少也得是兩三千塊的手機。”一家品牌手機銷售專柜銷售人員表示。記者粗略算了一下,僅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兩項的花費就要七千元左右,如果再加上相機、服裝、行李箱、生活用品等,一個準大學生的開學裝備不下萬元。
小學生開學花銷不斷 文具學屋興趣班都得有
“上大學花費肯定要多些,畢竟手機、電腦這些都是花銷大項,而且也就剛入學花那么一下子,我感覺還是可以接受的。”市民張先生表示對于準大學生的過萬入學裝備可以理解,反而是自家剛升入小學一年的兒子的花費讓他感到“壓力山大”,
張先生的兒子今年正式升入小學,入學前一天,為了讓兒子新學期有新氣象,鼓勵孩子好好上學,張先生和妻子特意帶兒子去商場挑選了新書包、文具,另外還買了身新衣服,總共花費近500元。兒子開學后購買了練習題冊和其他一些課外輔導書,花費100多元。隨后張先生給孩子訂了牛奶,花費了200多元。看著其他孩子報名參加興趣班,張先生考慮再三又花費700元給孩子報了一季度書法班。在接送孩子上下學沒幾天后,張先生發現由于孩子放學時間比張先生夫妻下班時間要早很多,給孩子找個學屋很有必要。于是張先生又交了400元給兒子在學校附近的一家學屋報了名。
“這才開學10天,零零散散各項花費算下來已經有2000元了,這還沒算完。”張先生說,為了接送孩子方便,近期又添置一輛電動車,又少不了2000元,“這么看來,我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