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出臺農村中小學機動編制政策。2013年4月,針對部分縣(市、區)農村中小學教師知識老化、難以勝任教學崗位等問題,省政府辦公廳專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市、縣(市、區)可在現有教師編制基礎上,按不超過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總量5%的比例核定機動編制,全部用于補充基層急需的學科教師。通過這一措施,全省共核增農村中小學教師機動編制1.2萬余名,有效緩解了農村專任教師不足的問題。這也是山東省采取的針對性措施。

  三是完善中小學編制動態管理機制。今年3月,我省出臺關于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意見,要求各縣(市、區)根據在校生數量每3-5年核定一次教職工編制總量,由教育部門按照班額、生源以及師資結構等情況具體分配到各學校,實行動態調劑,推動優秀教師向新建擴建學校、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流動,促進縣域內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

  四是建立中小學臨時周轉編制制度。最近,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的通知,提出中小學整體超編滿編的縣(市、區),可利用控編減編、事業單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的部分編制,建立臨時周轉編制專戶,用于超編滿編中小學補充專任教師。這一舉措,有利于緩解這些學校專任教師短缺的問題,這是山東省的創新。

  五是堅持對中小學有編即補。省編委每年安排全省機關事業單位用編進人計劃時,都在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的前提下,對有空編的中小學予以重點傾斜,專門用于補充專任教師。2012年以來,累計為全省中小學安排用編進人計劃5.4萬余名,占全省事業單位用編進人總數的36%以上。

  王振乾說,下一步,山東將進一步完善政策,創新管理方式,盤活編制資源,最大限度地支持中小學教育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