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成婕在泡沫盒里種出了“絲瓜中的姚明”。蘇成婕在泡沫盒里種出了“絲瓜中的姚明”。

  齊魯晚報濟南9月23日訊(記者 范佳 通訊員 楊震)66歲的舜玉北區居民蘇成婕,退休后逐漸把自家陽臺改造成了蔬菜樂園,應季蔬菜、養生綠植四季不斷。近日,她用泡沫盒種出了一根1.95米長的“高富帥”絲瓜,堪稱絲瓜界的姚明。

  露天陽臺成菜園

  蘇成婕家住二樓,樓下的屋頂凸出了一塊,正好成了她家窗前的露天陽臺。走進這里,一下子置身于一個綠色的世界,各種蔬菜、花草長勢正旺,十分喜人。

  青翠的色澤,直直的“身板”,蘇成婕種出的這根罕見絲瓜,直徑約有2到4厘米。讓絲瓜“站立”在地上,蘇成婕的老伴鹿忠誠將手臂伸直舉過頭頂,才夠到絲瓜的“頭頂”。

  蘇成婕笑著說,其實早在30年前,她住平房時就喜歡種花種草,那時候僅月季就種了幾十個品種。退休后,她更注重養生保健,除了種植吊蘭、劍蘭等觀賞性花草,還種蘆薈、羅布麻、薄荷、穿心蓮等可食用綠植,甚至種綠色蔬菜,如韭菜、絲瓜等。

  “能種出這么長的絲瓜,首先源于我遇到了好種子。”蘇成婕介紹,這根絲瓜的種子是她去年秋天回淄博老家時,在朋友家里要來的。“當時,朋友家門口就掛著一根絲瓜,特別長,看起來真喜人,我就跟朋友要了點種子,今年5月份才種上的。一開始還真沒想到能長這么長,我家在二樓,它都長到四樓去啦。”

  獨特的種植方法

  為了把家里的幾棵絲瓜秧養好,蘇成婕與鹿忠誠兩人沒少費心。老兩口每天都會查看瓜秧的長勢,調整攀爬的位置,為絲瓜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蘇成婕說:“有時絲瓜被旁邊的墻擋住,照不到陽光,就要把它挪到一邊去,保證光照時間;如果絲瓜掛得很矮,碰到地上就不‘長個兒’了,所以要把它掛高點兒。”

  “平時的淘米水、洗菜水、洗肉水啥的,我都會留著,澆到絲瓜秧上。結了絲瓜以后,差不多每天都得澆兩次水。”蘇成婕稱,她每天起床后便會先給絲瓜澆水,下午兩三點時絲瓜的葉子就都蔫了,所以在傍晚還要再澆一次。

  為了給絲瓜提供更充足的營養,蘇成婕每周都會到市場上買條魚回來。把魚的內臟放在一個桶里,倒上點水,漚臭了以后再澆到絲瓜秧上。

  蘇成婕笑言,這是她的養瓜妙招:“絲瓜秧就種在一個長70cm、寬40cm的泡沫盒子里,僅靠水和盒子里的那點土是滿足不了絲瓜生長需要的養分的。隔一段時間,我還把一些花生、核桃皮之類的磨碎、漚臭了澆上去,蔬菜長得可好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蘇成婕家的絲瓜秧上便相繼結出了幾根絲瓜,第一根就有1 。 34米,之后一根比一根長。不久前,老兩口就摘下了一根1 。 7米長的絲瓜,分成四段送人吃了。“口感很鮮嫩,比市場上賣的絲瓜好吃多了。”蘇成婕自豪地說。

  “如今,我和老伴吃菜,很多都不用去菜場買。韭菜割下來一茬, 包餃子足夠。伴著那種‘種瓜得瓜’的喜悅,吃起來特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