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沒人管,加裝的不多
“確定安裝之前,王老先生的女兒特地來我家看過兩次。”23日下午,國內居民自掏腰包安裝電梯的發起人金哲民從北京趕到濟南“現身說法”。“我們的座椅電梯今年2月8日正式使用,吸引了不少媒體和北京市民來參觀。”金先生表示,目前座椅電梯使用了7個多月,運行狀況良好,從未出過問題。“平均下來每個月也就4塊多的電費,最多的一個月用了七八塊錢。這些電費攤在每戶身上,幾乎可以不計。”
此前,金先生也曾為加裝電梯到處奔走。早在2011年,他就和物業溝通妥當,向住建部門申請加裝電梯,但因樓體沒有預留外掛電梯的空間使得申請遭拒。2013年后,他開始尋找可實現的電梯類型,最終選擇了座椅電梯。
既有多層住宅樓加裝垂直電梯,需要通過規劃、建委、質監等部門的審批。座椅電梯是否需要報批?“我們叫座椅電梯,其實它并不是特種設備中的‘電梯’,類似于地鐵、商場內的殘疾人自用輪椅升降機。”該深圳電梯公司副總經理武麗生解釋,既然不屬于“電梯”,就不屬于質監部門的特種設備管理。“安裝座椅電梯不破壞裝修面、建筑結構,不占用現有的改建面積,所以也不用報批規劃、建委部門。”武麗生坦言,座椅電梯國內尚無行業標準和規范,“國內認證是空白,國外普及率更高,這部座椅電梯是國外原裝進口的。”他拿出了該電梯的各項國外認證,包括ISO14001質量體系認證、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加拿大美國無障礙電梯設備認證以及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認證等證書。
24日,記者查詢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這種座椅電梯并不符合其中對于特種設備“電梯”、“起重機械”的定義,由于是新興事物,安裝不需報備,也沒人驗收,在產品使用安全的問題上,目前很難說由哪個部門監管。
“國內最開始是一些別墅內使用。”武麗生說,隨著老齡化加劇,老年人上下樓難,安裝多了起來。今年以來全國范圍內已經安裝了20多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