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濟南街頭,有人用超低的價格售賣天然瑪瑙,還直呼假一罰十,真有這樣的好事嗎?記者探訪發現,這些低價首飾是可以佩戴的,但是像商家所說的很名貴、可收藏,就不能當真了。
“項鏈、手鐲、手鏈全部處理,全是29.8,送親朋送好友,自己佩戴,或收藏都是很明智的選擇,捉緊時間選購吧。”
在濟南市和諧廣場旁邊,有一位中年婦女在馬路邊擺了一個不小的貨攤。來往的市民被極具“震撼力”的廣告語吸引了過來,不由的停住了腳步,圍著貨攤進行挑選。
出口轉內銷、十幾塊錢就能買到天然瑪瑙等名貴首飾。難道真有這樣的好事嗎?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記者也走上前挑選了起來。記者看到,貨攤上的瑪瑙、玉石原價都標著一千到幾千元不等,但是現在無論是哪種首飾,都賣三十元錢。
不過,記者發現,在攤位上還掛著“加盟電話”,不是賣完就沒有了嗎?怎么還加盟呢?隨后,記者撥打了這個加盟電話。對方稱:“你直接過來倉庫拿貨就行,反正濟南這邊不用交加盟費……15塊錢,賣30,百分之五十的利潤。”
原來“加盟”的話只需要十五一件,賣價還是三十,利潤高達50%,這還不算電話中那位負責人的利潤。此外,負責人還表示,記者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一個攤位鋪一萬塊錢的貨。當中賣賣,哪個賣得好,可以多補,賣的不好可以少補。”對方稱,這是他們自己創的這個牌子。
那么,這些首飾是不是真想攤主所說的那樣都是真的呢?記者在攤位上花了三十元錢購買了一件黑色瑪瑙手鏈和一件硨磲項鏈,并來到了國家黃金鉆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咨詢。專家告訴記者:“這兩件產品經過檢驗,分別是瑪瑙的手鏈和硨磲的項鏈,產品應該是真的。這一類產品的一些邊角料,質量很差的那部分東西做的產品。通常情況下這些材料很少用于裝飾使用,一般的話都不用這種材料了,質量比較差。”
檢驗中心專家程主任告訴記者,硨磲是貝殼的一種,雖然這兩件首飾材料都是真的,但是正規廠家是不會用這樣的下腳料制作首飾的。同時這兩件首飾的標簽也是假的。“標簽當中落款是國際珠寶協會監制,這個單位是沒有的,應該是他隨機亂編造的這么一個名稱。真正的產品應該有他的生產單位和地址,或者是再加上一些質檢機構的單位名稱和地址。”
程主任表示,雖然普通的瑪瑙,硨磲,價格也不貴,大約在一百元上下,但是像這樣十五元的價格也是實在太低,尤其是在人工成本比較高的前提下。那么佩戴這些低價的瑪瑙會不會對人體有傷害呢?“他的有害物質的含量還是微乎其微的,因為這些材質,色素離子進入這些玉石結構之后,也很難出來,對人沒有什么害處。”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