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因游客投喂太嚴重,北京動物園的羊駝出現不適癥狀,園方無奈將其隔離。而在濟南,雖然十一長假接近尾聲,但無論是濟南動物園還是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動物醫生們都不敢有絲毫松懈。在他們看來,在亂扔垃圾、攀折樹木、“到此一游”等備受詬病的不文明行為序列中,還應增加一種——私自投喂動物。
哪些動物最易“被投喂”?
靈長類、食草類動物游客都挺“感冒”
這個假期,濟南動物園的動物醫生孟令軍和他的8名同事全員上陣,從上午的“動物大巡診”到中午的“匯總、會診”,再到下午的重點觀察、治療,“弦”一直緊繃著。“我們觀察并與飼養員溝通,了解動物的精神狀態、采食情況、大小便情況等。”孟令軍說,到目前為止,動物們的身體情況比較平穩。“不過,游客投喂情況仍然不少。當然較前幾年已有很多改善。”一工作人員說。
在猴山的地面上,記者看到蘋果、香蕉、棗、餅干等多種食物,有游客將少半袋牛奶扔了下去,立刻引起了小猴子的興趣,它先是嘗了幾口,后又抓著袋子玩了起來。而在巖羊區域,有游客干脆就地取材,從附近草叢揪了一把草,通過隔離網塞給巖羊。還有游客把一只小蘋果扔了進去。此外,狗熊區域也是游客投食的重災區。
情況類似的是,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擁有上百只猴子的林梢王國區域、車行區內一些食草動物的活動區也都是游客投喂比較“青睞”的地方。
動物要是病了有多難治?
想給斑馬測個體溫都是非常困難的
“有游客會問,面包、火腿腸、餅干、水果,人都能吃,為啥不讓給動物吃?”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動物醫院院長高迎說,動物吃東西要講究營養均衡,同時也要定量。比如水果再好,吃多了也會拉肚子。假期里,每天都有上萬的游客,要是你喂一點、我喂一點,拿獼猴來說,就那么點兒胃,不出問題才怪呢!動物有時和小孩一樣,很容易撐著自己。
動物園高級工程師郭愛霞說,可能游客并不了解,咱們這些人工飼養的動物吃得都很講究。比如一只成年狗熊,一天也就是3斤精料(特別配制的)、水果2斤、蔬菜2斤,另外再加點輔料等。這都是參考其習性科學配置的。游客的私自、大量投喂,會打破這種平衡,時間一長,動物就會出現不適、消化系統疾病甚至死亡。而且游客經常投喂的“好好”,多是高熱、高糖、高油脂,大量食用后動物的胃腸道很難接受。
比如,習慣于整日進食的食草動物,如斑馬、羊駝、各種鹿等。這些反芻類的食草動物具備發達的消化道,這有利于消化纖維。因此,這些動物取食很慢、消化也很慢。動物園一般會為這些動物提供高質量的干草作為主要飼料。而游客攜帶的水果、胡蘿卜等,會導致食草動物進食過快過多,消化不良,過多的蛋白質還會導致消化道脹氣。
此外,更不用說投喂不潔食物,或是連塑料袋、食品袋等都扔過去,導致動物誤食問題。“塑料袋消化不了,在消化系統就會成為一個團兒,導致梗阻,這對動物來說是致命的。”而動物園飼料來源、處理、儲藏也有著規范的管理。
動物和人一樣,也會感冒發燒、拉肚子不消化等。但不一樣的是,想給動物量個體溫都很難。
比如,包括斑馬在內的諸多食草類動物,典型的神經質。想通過肛門測量是非常難的,它們的抵觸情緒很強,還容易出現暴力對抗。因此,只能用獸用紅外線體溫計來測量。即便如此,難度也是很大的,因為這也需要近距離操作,很容易對動物形成刺激。
孟令軍說,寵物狗一般都比較聽主人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治病也就比較配合。而野生動物是很難馴化的。現在,他們日常與這些野生動物接觸時,也會注意這方面的訓練,讓它們逐漸適應看病的這個過程。比如,環尾狐猴,目前就可以接受“聽診”的過程,這已經是經過很多努力的結果。
相關鏈接
如何避免私自投喂 國外動物園也頭疼
北京動物園有的靈長類動物因為游客亂投喂,每年得糖尿病的不少;汕頭中山公園一只鴕鳥被游客投喂的有包裝的面包卡住喉部,窒息死亡……全國各地關于動物被私自投喂導致的悲劇并不少見。
目前,濟南動物園采取了在游客和動物之間設置兩三米寬的緩沖地帶或者壕溝來隔離,要求飼養員進行“科普式”勸阻等措施,而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則甚至禁止游客帶食物入園,不過仍有不少游客會去投喂。有動物專家稱,國外動物園也都在為此煩惱。開羅的吉薩動物園是中東最大的動物園,為了防止游人私自投喂動物,飼養員向游客提供食物來喂動物,這樣不僅可以滿足游客與動物同樂的要求,給動物加了“點心”,而且能有效防止疾病發生。因為動物園每天提供的量是一定的。倫敦動物園內,主要區域都安有閉路電視,由專人負責監控,一旦發現游客有出格舉動,保安人員會立刻趕來處理。印度國家動物園發現游客違規,可以處100盧比到5000盧比不等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