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零時起,當你結束購物狂歡開始睡覺時,你“寶貝”的快遞也開始出發上路。
作為圓通速遞上海五角場分公司總經理,仲為春改變了慣常的作息時間,幾天前就進入午夜1點下班,早上6點多到達辦公室的“雙11”工作模式。
離“雙11”還有幾個小時,位于上海市楊浦區市光路的圓通速遞五角場分公司,已經進入全面“備戰”狀態。貨架規整地擺放在倉庫里,快遞員派送的快遞與往日相比還沒有明顯的增加,公司的白板上已經強調從11月11日開始,所有快遞員的上班時間為上午7點。
“一個多月前,我們就開始準備‘雙11’。我們招了近20名臨時快遞員,在服務范圍內的小區新增了10多個快遞收寄點,新增了3輛貨車加入我們的送貨車隊。每天夜里3點,快遞員就出發收快遞,早晨6點開始送快遞。”仲為春告訴澎湃新聞。
再過幾個小時,經過消費者“血拼”后的各種貨物,經過空運、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等方式,將從全國各地陸續到達這里,然后開始它們的最后旅程。“預計第一波快遞寄送高潮將出現在12日上午。”仲為春說。
7.6億件郵件、快件
據國家郵政局預測,“雙11”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快件業務量將超過7.6億件,峰值將出現在11、12、13日3天,最高日處理量可能突破1.4億件。
各家快遞公司的派送規模預計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長。
澎湃新聞從圓通速遞了解到,整個“雙11”的十天時間,圓通速遞可能將要派送兩億個包裹,峰值可能出現在11月12日,當天可能有超過3600萬件包裹需要收寄。
更多的快遞“呼喚”更多的運力。
韻達速遞相關人士告訴澎湃新聞,9月份以來,韻達速遞全網絡改造和擴建分撥中心45個,儲備車輛10000臺,全網絡儲備人員10000人,新增各種設備2000套。
“雙11”前夕,申通快遞對轉運中心設備進行了維護和擴建,將有30萬人員“參戰”“雙11”。
臨時工“參戰”
人海戰術,是各大快遞企業決戰“雙11”的必殺技之一。除了正規軍,各大快遞企業招聘臨時工增加自己在“雙11”期間的勝算。
宅急送調度指揮中心經理潘大洪向澎湃新聞表示,宅急送為了“迎戰”此次“雙11”,新增全國運轉中心場地31000平米,增加臨時分揀人員1200余名。
申通快遞相關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雙11”前夕,申通總部招聘了4000名臨時工,包括勞務公司的派遣工、校企合作的實習學生,以及公司內部介紹的短期農民工。
百世匯通制定了50%正式工和100%臨時工儲備計劃,全網簽訂300余家勞務公司應對旺季臨時勞力的缺口,和100余所大專院校合作提前儲備高峰人員需求。在此次“雙11”期間,總計將增加4500余名正式工和11000余名臨時工。
飛機倉位“搶奪戰”
在“雙11”期間大規模待派送的快件面前,一些消費者預訂的“寶貝”每年都不可避免地將面臨延誤的命運。
百世匯通的方法是通過技術手段來減少快件延誤。今年“雙11”,百世匯通將大面積應用末端暴風分揀技術,在全國7個核心分撥引入自動分揀線。此外,百世匯通的如來神掌APP已經覆蓋末端網點的12余萬收派小件員,通過手機攝像頭直接拍攝面單信息轉化錄單這一操作為快遞員節省操作時間。
選用高速的運輸方式無疑將會降低貨物延誤的風險。飛機倉位目前成為各大快遞公司“搶奪”的“香餑餑”。
據悉,”雙11”期間,百世匯通新增航線45條,增加航空應急艙位1400噸,新增運力200噸/日。
而順豐快遞已經有航空機隊多年,圓通速遞也剛剛試水自有航空機隊運輸。
2015年9月26日圓通航空成功首航“杭州-成都”往返定期貨運航線。接下來,圓通還會發展深圳、西安、沈陽等多條航線。
“雙11”前夕,又有2架全貨機加入順豐航空的機隊行列里,至此,順豐快遞自有全貨機數量已升至22架,順豐航空機隊規模達到了42架。
當“雙11”遇上“快遞實名制”
這是首個需要對快遞進行實名核驗的“雙11”。
國家郵政局10月底發文稱,11月 1日起,除信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機制的協議客戶的快件、通過自助郵局等交寄的郵件、快件外,一律要求對寄件人電話號碼及相關身份信息比對核實后方可收寄。
澎湃新聞在實地走訪過程中發現,很多快遞公司未能嚴格執行國家郵政局的上述規定。
“由于客戶擔心信息泄露的問題,不愿意進行實名登記,有些地方要求嚴格的話,對我們日常收派工作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申通快遞方面對澎湃新聞坦承。
宅急送方面則相對樂觀,“國家出臺政策時只是簡單說了要求實名制,具體的細則卻還不明確,如登記的實名信息怎么處理?是否要簽保密協議等。相關細則完善了,才能更好落地。”宅急送總公司取派管理部總監張津京對澎湃新聞表示。此外,張津京認為“快遞實名制”有三大難點,客戶不配合、小件員無法區別身份證真偽、小件員難以做到理直氣壯地要求用戶出具身份證件。
“大家完全沒必要去擔心這一點,因為‘雙11’期間產生的包裹,絕大多數是由電商促銷產生的。圓通與合作商家都簽有服務協議,在簽訂協議的過程中會對企業的工商執照等信息進行認真的核對,所以這些商家是不受實名制影響的。不過,實名制的實行可能會影響到一些個人消費者。”相峰表示。
據菜鳥網絡統計,此次“雙11”,包括中國郵政、“四通一達”、順豐、全峰快遞等國內外3000多家物流倉儲公司,以及超過170萬的物流配送人員、200架飛機、23萬輛快遞車輛將會參與到這場看不見硝煙的物流配送“戰役”中。
“就怕下雨打亂了派送快件的節奏。”仲為春抬頭看了一眼陰晴不定的上海天空,不無擔憂地說。
供應鏈羸弱
商家有勁使不上
今年的“雙十一”狂歡節異常火熱,各大電商大戰還未打響,彼此間已充滿火藥味。蘇寧云商COO侯恩龍此前通過微博發起“平京戰役”,副董事長孫為民更是表示,消費者在蘇寧不會買到比京東貴的產品。10月26日,國美在線發布“真戰11.11”,CEO李俊濤高調叫板天貓京東,提出了“真品質、真低價、真快速”三大承諾,和“比價京東蘇寧貴就賠300、大家電當日達約時達晚就賠200”兩大保障。比價格、玩預售、拼物流,各大電商窮盡所能。
供應鏈之于電商業績,是根之于葉的關系。“現在這塊市場很大,大家都想搶,然而表面是價格大戰,實質是各大電商供應鏈之爭。”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擁有集團供應鏈優勢的電商企業,可實現更低的采購成本,并且依托大型倉儲中心,以及多家線下門店,可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也使得各商家在打價格戰時更有底氣。
此外,各電商每年備受關注的雙十一成交額,并不是一個真實的交易數據,且不說前期預售算入其中,交易后退貨占比也是相當大的。究其原因無外有二:一是物流配送跟不上,二是產品銜接出問題、無貨空掛。供應鏈的不足導致各大電商關鍵時刻無法發力,部分商家因倉儲壓力而不敢提前備貨,然而一旦出現“超賣”現象,就將極大考驗制造商的供貨能力,物流的薄弱更是直接挑戰消費者的耐心。
根據國家郵政局最新預測,今年全行業雙十一快遞運量將達到7.6億件,比去年增長40%,最高每天的處理量可能突破1.4億件。各商家面臨更大的物流壓力。
預售和分倉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爆倉”問題。今年天貓早早啟動預售,以方便商家備貨。在此基礎上,快遞業“分倉”成為解決“爆倉”難題的新選擇。電商商家選擇不同地區的倉庫,提前備貨到倉,進行分倉管理、發貨,降低因集中發貨導致的資源緊張和時效降低,減小“爆倉”可能。
然而,在日漸膨脹的電商業務面前,臨時的“招兵買馬”都是浮云,積極加碼供應鏈,才是“治本”關鍵。
雙十一狂歡
供應鏈血拼戰場
各電商為了搶占利潤高地,在供應鏈的建設上可謂卯足了勁。“雙十一”創始者阿里,此前在自有物流建設上一直頗為乏力。2013年,阿里曾與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三通一達等多家配送快遞企業,聯合出資50億元成立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并啟動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的項目建設,但是一路走過來,進展并不順利。
而阿里直接競爭對手京東,長期以來擁有著引以為傲的供應鏈體系。截至2015年6月30日,京東在全國范圍內部署了7大物流中心,在44座城市運營了166個大型倉庫,擁有4142個配送站和自提點,覆蓋全國范圍內的2043個區縣。同時,包括上海“亞洲一號”在內的京東自建倉儲物流系統向第三方商家開放。作為圈內“最會吃甘蔗的人”,劉強東10年電商之路一路高歌猛進,在完善電商體驗閉環道路上搶占了先機。
雙十一前,京東高調地曝光了上海“亞洲一號”內部全景,對外展示上海“亞洲一號”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的倉儲設備和作業流程,在即將到來的“雙十一”大促前,向消費者,也向競爭者傳遞了一種強烈的信息:京東有能力為商家和用戶提供有品質保障的物流服務。此舉大有向阿里高調宣戰的意味。
配送環節上的落后一直讓阿里如坐針氈。早在2013年底,阿里就以28.22億港元投資海爾電器旗下的日日順物流,擬強化大家電物流服務。國內僅有兩套大家電物流配送體系,其一為海爾日日順,另一家則是蘇寧。今年8月,阿里又以283億元戰略投資蘇寧,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阿里看重的正是后者開放的物流能力和覆蓋全國的終端售后體系。
通過3個月的合作,蘇寧目前不僅為“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提供物流服務,也已成為阿里菜鳥網絡的物流服務商,合作后的物流幾乎覆蓋全國2800個區縣。此次“雙十一”,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成都、南京六大城市的消費者在天貓超市購物,貨物都將從毗鄰的蘇寧物流基地發出。
據蘇寧三季報披露,在物流服務上,公司9月份物流服務妥投率99.70%;截至9月末,公司27個城市的物流基地投入使用,在全國擁有4055家快遞點(兼具自提功能),“一日三送”、“次日達”、“半日達”、“極速達”配送服務覆蓋城市數量進一步擴大;售后服務方面,公司推出“送裝一體”服務由黑電品類拓展至熱水器品類,“以舊換新”服務已涵蓋空調、黑電、冰洗三大品類并覆蓋全國100個城市。
攀上阿里這棵大樹的蘇寧,此次“雙十一”也是摩拳擦掌。今年“雙十一”,蘇寧物流有超萬輛車已整裝待發,2萬多名蘇寧物流員工已經準備就緒,預計今年“雙十一”蘇寧大件物流峰值作業量將達30萬,小件物流峰值作業量將超“818”兩倍,超平時10倍。
其他垂直類電商雖不敢與以上電商巨頭直接“掐架”,但如唯品會、亞馬遜中國、當當網等,另辟蹊徑,巧妙避開巨頭們的沖擊。唯品會副總裁馮佳路此前曾對外表示,今年將主打跨境購物,韓國、日本、澳洲、歐美、東南亞五大國家館同時上線。一方面,希望可以把全球供應鏈整合到位。另外,推崇極速物流,當天發貨,部分商品24小時內就可拿到。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2015年為跨境電商發展元年,政策持續放開疊加“互聯網+”在全國推進,跨境電商特別是進口跨境電商呈爆發式增長態勢。而跨境電商內生增長動力來源于流程內各個環節的優化與改善,其中海外貨源和供應鏈能力建設將成為企業長期發展護城河。
今年各大電商已經相對淡化了價格戰的色彩。價格戰雖吸引了無數眼球,但消費者會越來越重視質量、售后和物流問題,能否在此戰中脫穎而出,各大電商供應鏈迎來年度最大考驗。
物流
一輛三輪裝70個包裹快遞公司展開“軍備競賽”
在小山一樣的包裹旁“埋頭苦干”了一個小時后,快遞員李運望和同事才將所有包裹完成初次分揀,并按照各自負責的配送區域分成六大塊。“雙十一期間,訂單量明顯增多了。這一車裝了46件,送完趕緊回來送剩下的,下午和晚上還有快件過來。”李運望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多的時候一車要裝70個包裹。
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雙十一”期間,快件數量將超7.6億,同比增長40%以上。菜鳥網絡統計稱,此次“雙十一”,包括中國郵政、“四通一達”、順豐、百世匯通、全峰快遞、快捷快遞等國內外3000多家物流倉儲公司,都將參與到快件的配送中去。屆時,上述公司將會投入超過170萬物流配送人員、200架飛機、23萬輛快遞車輛。
集中爆發的銷售,幾乎讓所有快遞公司都成為“雙十一”的受益者。“問題是你有多大的能力,能吃下多少訂單。”一位電商物流負責人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
快遞公司的“軍備競賽”早在今年7月就開始提速。中通快遞負責人此前對媒體表示,預計今年“雙十一”當天中通的業務量一定會超過3000萬單,攬收量可達2600萬到2800萬單。在2014年“雙十一”,中通全網的實際攬收還只有1700多萬單。為實現目標,中通計劃臨時增加派送員1.6萬人以上、車輛4000臺,完成了72個中心的改擴建和流水線升級。申通則增加了點對點直流線路和航空運輸線路;圓通航空兩架波音貨機也將投入物流大戰;韻達改造并擴建了45個分撥中心,儲備車輛1000臺,儲備人員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