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6》建議,延遲退休可分“兩步走”: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并軌,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這意味著,2018年前還沒退休的人都會受到影響,而且,1990年(含1990年)以后出生的女性、以及1985年(含1985年)以后出生的男性都將在65歲退休,分別比原來延長了10年和5年。
哪些人將“攤上”延遲退休
按照延遲退休時間表,一旦方案順利實施的話,下面幾類人將剛好攤上延遲退休:
1、小于等于50歲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歲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歲的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來看看調整后的退休年齡有啥變化

要活多久才能把養老金賺回來
假設小白領王三在北京工作且長期定居,月薪是一萬元,連續交滿了30年養老金,那么他交的總額是:
10000×28%×30×12=100萬,個人繳納部分是29萬。
等到他退休了,每個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個人繳納除以168,也就是1700元,另一部分是社會平均工資的30%,因為他交了30年,4672×30%=1400。兩者相加,1700+1400=3100元。這就是他每個月能拿到的養老金。很幸運,他只需要花27年就能夠拿回本金,此時他已經是87歲。由于社會平均預期壽命是74歲,其中的差額13歲就是你的目標線,你必須要活過平均年齡13年,才能拿回本金,保證自己不虧。(非專業核算僅供參考)
假如延遲到65歲退休,交35年養老保險,小白和用人單位共交1176000元,需要活到96歲才能收回全部成本!這還只是本金!加油活吧!

悲催的80后……
對于延遲退休,人社部的定調是“小步慢走,漸進到位”,社科院的綠皮書則給出了詳細的“小步慢走”時間表。倘若真的按照這個時間表推行延遲退休,不難計算出一個有趣的數字:第一批真正“享受”延遲退休待遇的人,將生于1980年。眾所周知,自詡“被坑一代”的80后,之前已經有了多個“第一批”歷史:第一批成為獨生子女、第一批開始大學收費、第一批取消畢業分配、第一批取消單位分房……只不過,這一次是第一批開始延遲退休。
全面二孩放開后,因為即將面對史上僅有的“上有4老、下有2孩”局面,80后在網上吐槽“我只想說,咱能不能換一代人坑”;為此,《人民日報》曾發表題為《80后真是“被坑的一代”嗎》的文章指出,“那些抱怨與吐槽既不真實,也無礙于命運的展開,80后大可對此不屑一顧。”甭管這些吐槽是否足以概括80后的真實處境,但他們在改革進程中確實扮演過很多的“試驗品”與“過渡品”角色,類似角色帶給人的沉重感覺并不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