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文化與城市發展研究所主導的中國文化發展指數日前發布,首次發布了中國文化城市100強、中國文化產業園區100強、中國文化企業100強榜單。
  記者查閱三個百強名單發現,山東各市、園區、企業在其中的表現迥異,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城市百強榜單中,山東17市均上榜,實現“滿堂紅”;而企業百強榜單中,山東無一企業上榜。
  據介紹,中國文化發展指數研究范圍涉及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不含港澳臺地區)288個地級以上城市,40多名專家學者歷經6個月調研,整理了10余萬調研數據,最后根據指數計算統計出了三個百強榜單,是目前國內數據最新、覆蓋城市最多的文化發展指數研究。
  中國文化城市100強榜單,重點考察文化資源、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業三個維度。在全國288個地級以上城市中,山東17市全部入圍,堪稱是城市最“有文化”的省份,不愧是孔孟之鄉、文化大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山東各市排名普遍靠后。前五十強中,只有青島、濟南位列其中,分別排名為第48位、第50位。其他15市排名較為集中,比如煙臺、淄博、濰坊、威海、泰安這5市均排名在第五十幾位,德州、濱州、聊城、棗莊、萊蕪這5市均排名在七十幾位,顯示出我省各城市文化發展指數較為平均。
  中國文化產業園區100強榜單,山東的產業園區表現除了正常水平,共有7個文化產業園區上榜。其中山東周村古商城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文化旅游)、東平水滸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分裂第17、18位,進入前二十強。另外,青島市文化街、蓬萊八仙過海旅游有限公司、淄博東夷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嘉祥石雕文化產業園、山東省臺兒莊古城文化產業園也入圍。
  從山東文化產業園區的上榜情況看,我省文化旅游資源是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的關鍵因素。這與全國百強名單的上榜情況相符合,根據發布結果,東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入選的產業園區,大多是借助豐富的人才資源或旅游資源得以崛起。中西部相對落后地區入選的產業園區,大多是借助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文化旅游,以促進當地文化產業園區發展。
  與中國文化城市100強榜單山東17市“滿堂紅”的情況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文化企業發展100強榜單中,山東無一文化企業入選。100強企業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廣東、深圳這些地區。從文化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新聞和出版業是實力相對雄厚的傳統文化產業,影視動漫和文化旅游類則在近年來出現井噴,顯示出山東文化企業在這方面的薄弱。
  記者注意到,每年5月份在中國(深圳)文博會上發布的中國文化企業30強名單中,山東出版集團已連續7年上榜,山東廣電網絡集團今年首次入圍30強提名榜單,躋身全國文化企業前60強。
  兩類評價指標中為何山東的文化企業表現迥異?有專家分析,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文化與城市發展研究所發布的中國文化企業100強評價指標中,更多考慮具體指標結構的合理性,并給予其具體區位優勢、行業優勢等決定的未來增長潛力的考慮。而每年中國(深圳)文博會上發布的文化企業30強,格外強調企業獲獎和出口評價指標,體現了對推動文化企業走出去的鼓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