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停車撬動綠色交通

  要想真正破解停車難題,僅靠建停車場并不夠,還需要市民出行方式、出行理念的轉變。

  11月1日起,濟南交警支隊組織開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行動,重點整治經十路等全市“四縱四橫”15條全線禁停道路,對在禁停路段發生的違法亂停行為,罰款100元、計3分。全面清理路內占道停車,迫使原本選擇開車出行的市民轉變出行理念,選擇騎自行車、乘公交車等綠色、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

  “停車場整治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更是撬動綠色交通的有效杠桿。”濟南市治理交通擁堵指揮部交通治理辦公室主任、濟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王宗巖說。

  王宗巖表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下一步將對存在挪用等問題的停車場逐一進行整頓,恢復停車場的停車功能,引導錯時停車。

   保障無車一族的出行權

  停車難是有車一族市民的呼聲,而濟南交警整治停車場更多的是關注市民出行方式和無車一族市民出行權益的保障,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

  王宗巖表示,濟南市是全國慢行交通試點城市,實行慢行交通是現代都市綠色、低碳、環保出行方式的標志。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現有小車保有量估算,濟南市擁有車輛的家庭只是少數,慢行交通或公交出行是絕大多數濟南市民的出行方式。市委、市政府“治堵”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有車一族行車通暢,更重要的是要保障絕大多數市民的出行權益,這也是“治堵”的基本原則。對于開車出行的市民而言,他們已經占用了大量的社會公共資源,本身就是交通擁堵的制造者。市民不應一味指責停車難、行車難,而是要反思自己的出行習慣、出行方式,并逐步轉變出行理念,提倡綠色、低碳、環保出行。

  王宗巖說,遵章文明出行、綠色低碳出行,既是城市精神文明的有力抓手,也是實現綠色消費的重要載體,更是建設美麗泉城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