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崗位不再是“官位”
國企高管轉身變成政府高官的例子在過去并不罕見,原因在于國企高管多數也是中央或者地方組織部門管理的干部,通俗來講就是“體制內的人”,這恰恰也是國企政企不分的根源之一。
今年6月,山東省啟動以“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為核心的國企經理層管理改革,一批國企高管被摘掉“官帽”,成為“市場的人”。
山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時培偉介紹,按照新規,山東省管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經理層人員由董事會按程序聘任,實行契約化管理,不再納入省委管理。原則上要求未滿57周歲的企業經理層人員應選擇契約化管理;如果不選擇契約化,將退出企業經理層。
目前,山東省國企經理層契約化管理已經在改建和新建的國有資本運營投資公司中全面開展。對于在省管企業中任職的經理層人員,山東省委組織部逐一聽取了他們的選擇意見。首批27名經理層人員中,未滿57周歲的有21人,全部選擇契約化管理;部分57歲以上的經理層人員也加入到契約化管理的隊伍中。目前,魯信集團、山東國投等企業經理層的市場化選聘已完成。
一些有志于投身企業改革發展的黨政干部、高校負責人也自愿辭去公職參加市場化選聘,其中有地市黨委常委、副市長,高等院校的黨委書記。時培偉指著省管干部名冊說:“這里邊已經有接近三十名干部因選擇市場化選聘,不再保留省管干部身份,被移出名冊了?!痹跁r培偉的眼中,今后國企高管崗位將不再是“官位”,而是一個創業的平臺;高管能力行不行,要在市場上見高低。
雖然原有經理層大多留任,但已不再是“高官高薪、好事占盡”。魯信集團總經理相開進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擔任魯信集團總經理兩年多時間,隨著改革的推進,他魯信集團總經理的省管職務被自然免除,轉身成為魯信集團契約化的總經理,與董事會簽下了三年的合同。
“一出一進”看起來沒變化,但他的身份已經徹底改變。他笑稱,在此之前他相當于正廳級干部,現在是“一介布衣”?!耙郧叭绻龅貌缓?,組織部門可能把我調個地方;現在要是不稱職,可能會被直接解聘,沒人管了。”相開進說。
為給國企經理層選聘的市場化創造條件、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山東省建立了職業經理人人才庫。入庫人員既有原國企經理層人員,也有報名候選的高校教授、海歸人員、省外企業高管等,共190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