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醫院或現“收入負增長”

  事實上,醫院也有苦衷。據相關測算,取消藥品加成后,醫院實際收入會降為上年度的80%,根據規定,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剩下20%的差額中,一半由地方政府補足,另一半由醫院自籌。

  省內一位縣級公立醫院的負責人梁園對記者表示,實際情況要比這個復雜。取消藥品加成后,該院的收入只達到取消加成前年收入的6成多,“即便按照文件規定的,政府補給10%,還有巨大的缺口。”

  于是,諸如上文提到的“開營養藥”的情況就會出現。“如果不是因為我學過醫,能看出不對勁,還不知道這些營養藥會輸到什么時候。”韓成說。

  “這其實涉及到醫院的過度醫療問題。”一位不愿具名的大醫院骨科大夫告訴記者,比如年輕人的簡單骨折手術,可能打上石膏養幾天就好了,也就百十塊錢的事,但很多醫院卻會推薦手術,“一下就得花幾百上千元錢。沒改革之前,很多醫院都會這樣,更何況現在取消了醫院的一大塊收入,怎么會不想辦法呢?”

  “我參加工作快20年了,醫院之前的年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15%-20%上下。”梁園說,2015年臨近年底核算,他們卻不得不面臨“負增長”的窘境。

  更重要的是,從目前情況看,他們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應對之策。“一直這樣下去,勢必影響醫院發展,而影響了醫院,最終將影響病人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