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種農產品“價低賣難”

  除山東外,近期遼寧、陜西、廣西等地都出現了多種農產品“價低賣難”現象。

  遼寧省綏中縣大王廟鎮車嶺村是一個蘋果種植專業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果園。

  “今年水果大豐收,但不知道為啥,沒有人愿意要。”52歲的果農吳樹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現在已經低價賣掉了3萬斤梨,還有3萬多斤蘋果沒有賣,“價格太低,有點舍不得”。

  車嶺村黨支部書記王志斌說,今年蘋果價格較去年下跌將近40%,很少有商販上門收購,農民手中大量蘋果賣不出去。

  陜西省洛川縣鳳棲鎮下黑木村果農楊進榮也反映,與往年相比,今年蘋果的地頭收購價只有2.5元/斤左右,比去年整整低了1元。去年這些時候他家蘋果就剩下了三分之一,而今年只賣出了三分之一。“看著下跌的價格和賣不出去的蘋果,心里很著急”。

  自9月下旬以來,廣西香蕉價格持續低迷,收購價較去年大幅回落,甚至一度低至兩三毛錢一斤。并且,不少地方的香蕉出現了“賣難”。

  除了上述品種農產品,今年多地的柿子、梨、甘蔗、芹菜、大棗、玉米等較多農產品均不同程度出現了“價低賣難”,范圍和程度均比往年同期有所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