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大醫院超三成出院病例按病種付費

  為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在強化政策引導上,一是確定分級診療病種范圍,并推進按病種收費方式改革。《意見》要求各市要在省衛生計生等部門規定的按病種收費病種(含中醫優勢病種)的基礎上,在國家推薦按病種收費目錄范圍內,確定不少于50種疾病按病種收費。同時,建立基層簽約服務制度,推進居民或家庭自愿與簽約醫生團隊簽訂服務協議。簽約服務費主要由醫保基金、簽約居民付費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等渠道解決。到2017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的比例不低于65%。

  二是發揮醫保對醫療行為的調控引導作用。按照分級診療工作要求,及時調整完善不同級別醫療衛生機構的醫保差異化支付政策,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保支付比例,不同級別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報銷比例原則上相差不低于10% 。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強化醫保基金收支預算,建立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等復合型付費方式,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患者按人頭打包付費。積極探索建立基于醫療聯合體等分工協作機制的打包支付模式,促進醫療聯合體內部的雙向轉診。2016年,力爭縣級以上公立醫院30% 以上的出院病例實行按病種付費。到2017年,全面實施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的復合付費方式。

  三是在醫療服務價格上,實施差異化方法,提高診療、手術、護理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降低大型儀器檢查、高值醫用耗材、藥品等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