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得跑三四個地方,吃了不少閉門羹

  這134個小鍋爐如能按時關停,濟南市每年將減少燃煤消耗60余萬噸,相當于平均每位濟南市民將少吸入0 。 017公斤煙塵。這些鍋爐分別歸屬66個單位。孫大偉的第一項任務是摸清燃煤鍋爐的具體情況,了解和協調鍋爐歸屬單位的改造意愿。“一天跑三四個地方,我和另一個同事一起,一個月跑下來了。”孫大偉說,現在隨便說一個鍋爐,他都知道在哪里、是什么情況。

  不過,孫大偉最開始可沒少吃閉門羹。“電鍋爐是個新鮮事兒,供熱成本比燃煤高,不少已經燒了多年燃煤鍋爐的單位并不感興趣。而且關停的最后期限是明年,有的單位還有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態,不太想早改。”孫大偉說,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能一次次去,反復解釋。

  學校是煤改電的大戶,不少院校都自己燒鍋爐。“加入集中管網供熱學校的成本肯定要增加不少,所以他們積極性不大高。如果改成用電鍋爐自己燒,可以利用峰谷電價,還能在放長假期間關掉,另外上課的時候,宿舍里可以關一些,下課的時候教室里可以關一些。這樣算下來,學校燒電鍋爐可比普通小區的電鍋爐省下三分之一的錢。”孫大偉說,電價對不同主體有不同的收費標準,每到一個單位,他都會把這個單位使用電鍋爐后怎樣省電弄明白,先把經濟賬算明白。

  除了已經列入關停范圍的小鍋爐外,孫大偉和小伙伴們還發現了大約十個集中供熱管網到不了的小區。天方怡景園小區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小區今年用上了低谷電蓄熱鍋爐。這種“鍋爐”由若干“儲熱塊”組成。每天夜里使用低谷電進行蓄熱,熱量可以持續釋放24小時。

  孫大偉說,今年已經有六個項目完成了電能替代,支撐這些電鍋爐的城市電網負荷和安全設施都配套進行了具體的調整。根據測算,這些項目節約標煤約1.1萬噸,三個月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1萬噸。另有8個項目基本確定,將在明年實施。

  而明年對孫大偉和他的小伙伴們來說將是更忙碌的一年,為了明年供暖季的藍天,更多更難替代的燃煤鍋爐都要在明年實現關停。但孫大偉說,這是他作為濟南人做的最有意義的一個活兒。

  由本報聯合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推出的“城市良心”欄目,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本報將繼續尋找那些為我們這座城市發展奉獻著的人們,也歡迎市民撥打96706126向我們推薦您身邊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