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為了響應“深挖洞、廣積糧”的指示而被廣泛修建的濟南地下防空洞,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用途幾經變化,而其變化也反映著時代的需要。
齊魯晚報記者 唐園園
千佛山防空洞: 現用作紅酒酒窖
提起防空洞,不得不提的就是千佛山的防空洞。建于1975年的千佛山防空工程,工程總面積有近5萬平方米,相當于7個標準的足球場。據稱,千佛山周圍有十幾個洞口都能通到地下的防空工程,經常去千佛山游玩的老李說,現在不少洞口都已經被封住,進不去了。
從千佛山工藝美院入口進去,行走不到百米就是其中的一個入口,該洞口寬約三四米,旁邊還掛著重點國防設施牌子。和目前許多防空洞的狀態一樣,該洞口里面黑黝黝的,什么東西也沒有,屬于閑置狀態。
千佛山的常客老李說,夏天時一群青年人曾拿著手電進去過,說里面滴答答的水聲沿著巖壁流下,來回走了四十分鐘,沒有看見什么東西。“夏天時,防空洞口外百米的路上都坐滿了乘涼的老太太。”老李說,夏天時隔著相當遠的距離就能感受涼氣襲來。
據濟南市人防辦的工作人員稱,由于氣溫低、濕度大,原先千佛山防空洞里曾入駐20多家香蕉攤販儲藏香蕉。但隨著人工成本不斷增高,以及冷庫的建成使用,現在鮮見香蕉被存放其中。
“目前千佛山防空洞大部分區域被用作酒窖,儲存紅酒。”濟南市人防辦工作人員說,在千佛山南門旁的那個洞口,就能發現酒窖。由于防空洞內常年15到18攝氏度的溫度,避光條件好,正適合紅酒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