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均GDP

  (單位:元)

  從人均GDP來看,除第一梯隊的北京、天津和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遼寧以及內蒙古同處“第二梯隊”,再生育申請人數上卻“冷熱”不均。遼寧和內蒙古對二孩“不感冒”。由此可見,經濟似乎不是制約“二孩”生不生的主要問題。

  山東為何排第一?

  法晚記者梳理發現,山東省在各項指標中并不“占優”,卻是“最敢”生二孩的省份。從少年兒童撫養比來看,在27個省市中排第17位;老年人撫養比山東排在第4位,人口密度山東第5,人均GDP山東第10,人口增長率排在第18位。對此,山東衛計委負責人解釋稱,“一方面,說明我省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得早而好,符合政策的獨生子女多;另一方面,說明我省人民的生育觀念十分強烈”。

  藏、青、寧三地

  每月申請不足百例

  在這31個省(區、市)中,西藏的月均申請量最少,月均僅為21例,其次是青海35例,寧夏為74例,三省的月均申請量均不足100例。

  月均申請低于千例的有:陜西有986例,甘肅900例,云南890例,吉林743例,山西 676例,黑龍江600例,內蒙古570例,海南214例,新疆174例,寧夏74例,青海35例,西藏21例。

  在我國的四大直轄市中,上海月均申請量最少,僅1564例,北京為2555例,高于天津1941例的申請量,重慶最多,達3811例。重慶也是去年申請總量最多的直轄市,破4萬例。